论脊髓和脊神经的环状卡压

除直接暴力和神经原疾患损害外,环状卡压是脊髓和脊神经的大敌。

脊髓以其在人身的首脑地位而被悬吊在椎管的中央,受到层层套管状保护。
然而脊柱的多方位生理运动,使脊髓处在摇篮式的椎管中。
为适应椎管运动的需要,脊髓进化成为具有特殊力学结构的半流体性粘聚体,在其总长度延伸10%的范围内,有极大的伸缩可塑性,可以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像手风琴样折叠、展开或产生各种弹性形变。
只要不超出延伸10%的极限,运动中的脊髓可以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而安然无殃。
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其神经根有椎间孔的环状保护,神经干有肌筋膜间隔或骨纤维管的环状保护。
周围神经更具有蜿蜒延伸能力,以适应四肢超大范围的生理运动。

安全结构愈是复杂,有其安全的一面,也有其隐患的一面。
一但机体内外环境发生超限度变化,神经保护管将会变成神经卡压环。
环状卡压会造成脊髓和脊神经的严重损害。
椎管狭窄可以引起脊髓的环状卡压。
椎间孔或侧隐窝的狭窄,可以引起神经根的环状卡压。
肌筋膜间隔或骨纤维管的狭窄可以引起神经干的环状卡压。
不同部位的卡压,以其所支配的区域而出现不同的神经卡压综合征。

人们多重视神经根或神经干的卡压,而轻视脊髓的卡压,殊不知神经根、干的卡压,因其疼而被早发现早治疗,脊髓的卡压,常因局部无疼而被误诊误治。
如脊髓的多段卡压,常被误诊为侧索硬化症而束手无策。
颈胸段的脊髓卡压所引起的心脏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常被误诊为心脏或胃肠道疾病而久治不愈。
脊髓卡压综合征的早期,常出现肢体感觉异常。
中期神经反射亢进,肌痉挛;晚期肌萎缩,肌乏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腰段脊髓卡压,则出现典型的间歇性跛行。
脊神经根的卡压,则出现沿该神经干的放射疼,有关腱反射迟钝或消失。
神经干的卡压,则出现卡压环远端的神经症状。

临床上能引起脊髓或脊神经根卡压的病很多,其中椎管狭窄症为世人所公认。
常说的椎管狭窄,是以椎管骨性管道在统计学上的平均值为标准。
只讲骨性管道,不讲纤维管道;只说管腔大小,而不论内容物粗细,就一概而论判定椎管是否狭窄,很难以偏概全。
解剖学的椎管结构,除了骨性管道,还有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小关节囊等组成的纤维管道。
李氏倡导临床椎管狭窄症,即凡经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神经受到卡压,以及临床体征明确的,均应列入此症范畴。
广意的椎管狭窄更具有临床价值。
如黄韧带肥厚可以使并不狭窄的骨性管道变得拥挤不堪。
关节突或勾突的增生肥大,可以使椎管变形,侧隐窝狭窄。
椎间盘向椎管内膨出、突出、脱出或椎体后沿增生、或后纵韧带骨化,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局段椎管狭窄。
椎体滑脱者因上下椎管移位,造成临界椎管急剧折曲狭窄。
椎体骨折并脱位患者,因硬膜下血肿和椎体移位椎管变形而雪上加霜……

Processed in 0.05761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