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当从精道论治

1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道,涉及水道

古人虽无慢性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有的医家对其临床表现及病因、病位已有深刻的认 识。
如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淋浊》中的一则案例后评论道:“若房劳强忍,精血 之伤,乃有形败浊阻于隧道,故每溺而痛。
徒进清湿热利小便无用者,以溺与精同门异路耳。
”即指出慢性前列腺炎类疾病与泌尿系感染在病位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他的学生邵新甫 在篇后的注评中则明确提到了“精道”与“水道”的概念:“淋有五淋之名,浊有精浊便浊 之别。
数者当察气分与血分,精道与水道,确从何来。
”所谓精道,亦即生殖之精向体夕排 泄的通道,它上达于精室,下通于尿道。
在男子,实与水道同出一门。
这是男、女 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男科疾病的一个重要病位特征。
正因为男子“溺与精同门异路”,所以两者为病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水道的疾病如迁延不愈,可发展到精道,而精道的 疾病由于与水道相通,亦可影响到水道。
故精浊与尿浊都可出现“溺而痛”的临床症状。

2精道疾病的病因病机

一般来讲,水道之病可发于各种年龄,其病机多为湿热侵犯膀胱气分,下焦决该不利。
而精道为病,则多发于青春期“天癸”始生以后,是由于肝肾相火偏旺,或湿热循奇经深人 下焦血分,导致精室受损,精道排泄障碍,“有形败浊阻于精道”而致。
男子进人老年期,天癸水平下降,相火渐衰,此病也随之罕发。
二者相比,水道之病的病位较浅,病机相对单 纯,且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
而精道疾病则有相对局限的发病年龄,其病位比前者要深,涉 及的脏腑。
经络要多,因而病因病机也较前者更为复杂。
诚如叶天士所言:“少年患此,多 有欲心暗动,精离本宫,腐浊凝阻溺窍而成。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此亦有精辟的论述。
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淋浊方》中道:“血淋 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
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则脏因虎生热;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 补,则相火动无所泄,亦能生热。
以致血室中血热 妄动,与败精涵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
或白、成丝、成块,溺时堵塞牵引作疼。
”需要指 出的是,张氏在此所说的是血淋,从其所述的病机来看,当为生殖系炎症,可见于精囊炎或急慢性前列腺炎。

他的上述认识与叶氏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而在病因病机上比叶氏的认识更有所深化。
此外,如青壮年阶段素嗜辛辣肥甘,或过饮酒浆,导致湿热内蕴,湿热之邪可循冲、任等奇 经达于精室;或水道湿热秽浊之邪久治不愈,亦可侵犯精道,发生前列腺炎类疾病。
由于精 道与精室相连,精室的生理病理又与冲、任、督、带等奇经八脉密切相关,故精道之病多涉 及奇经,这一点与妇科月经病颇为相似。
诚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女科方·温冲汤》后所言;“人之血海,其名日冲,在血室之两旁,与血室相通。
……有任脉为之担任,督 脉为之督摄,带脉为之约束,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为之拥护,共为奇经八脉。
此八脉与 血室,男女皆有。
在男子则冲与血室为化精之所,在女子则冲与血室为受胎之处。
”张氏所 指血室,在女子实为胞宫,在男子则为精室。
八脉之中,血室又与冲、任、督、带的关系更 为密切。
就慢性前列腺炎而言,多是由于相火偏盛,通过冲任二脉扰动精室,导致精离其宫,阻于精道而成,因而与冲。
任二脉的关系最大。

3性前列腺炎从精道论治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道,病位较深,病机复杂,且牵涉奇经,故治疗比水道疾病要 困难得多。
如医者不知其理,单纯从水道论治,滥用清热通淋之法,虽能解除某些症状,却 难以根治其病。
诚如叶天士所言:“败精宿于精关,宿腐因溺强出,新者又瘀在里,经年累 月,精与血并皆枯槁,势必竭绝成劳不治。
当以任督冲带调理,亦如女人之崩漏带下。
医者 但知‘八正’、‘分清’,以湿热治;亦有地黄汤益阴泻阳,总不能走人奇经。
”在此,叶 氏首先批评了庸医不辨病位,不识病机,盲用八正散、分清饮之类清利膀胱水道;如久治不 愈,则用地黄丸滋阴补肾,误为治本。
同时将此类淋浊与奇经联系起来,认为治疗精道之病,应象妇科崩漏带下那样,不但应调其肝肾,熄其相火,还应从奇经论治,使冲、任得养,精室复常,精道疏达,始得要领。

根据叶氏的观点,结合临床实践,我们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总结出如下要点:①清 泄肝肾相火。
因为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其病因多由于相的一个重要原则。
临床上常 用知母。
黄柏、白芍、丹皮等,既可苦寒坚阴,又可凉血泄火。
②疏理精道。
水道。
疏理精 道一在活血化瘀,一在软坚散结。
临床上常用桃仁、泽兰、九香虫、乌药、荔枝核、生牡蛎。
鳖甲等。
同时参人白茅根、泽泻、革解等清理水道。
③从奇经论治。
这是治疗慢性前列腺 炎的一个重要原则。
斤氏认为,奇经在男子主精,在女子主血。

而精血皆为血肉有情之物,故治疗亦当用气味厚重、血肉有情之品,始能声气相求,达其病所。
对此,他在《临证指 南医案·虚劳》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 相应。
桂附刚愎,气质雄烈,精血主脏,脏体属阴,刚则愈劫脂矣。
至于丹溪虎潜法,潜阳 坚阴,用知柏苦寒沉著,未通奇脉。
余以柔剂阳药,通奇脉不滞。
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 精血。
但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
”故治疗此类疾病,除了上述法则外,我们常以龟鳖甲、阿胶、当归、构杞子、胡桃肉等血肉有情之品,随证参人方中,以冀从奇经人治。
但须持 续用药,以图缓效。

Processed in 0.04868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