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治病除采用内服、外用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种治法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现简述如下:
睡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
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上盖被子,使药物熏蒸身体以达治疗目的。
本法亦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各症。
敷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切碎捣烂,视病情分别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合均匀,用芭蕉叶包好,置于火中烧热,趁热包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
主要用于接骨、跌打扭伤、风湿麻木疼痛、头痛、腰腿疼痛等症。
蒸药:此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装入容器内,置于甑内蒸一定时间,取药物蒸馏液内服。
二是将药物直接放入甑内蒸制一定时间,取出加酒趁热外敷患部。
多用于腹痛、肢体麻木疼痛等各种病症。
熏药:按所需配方取药物切碎,置于锅内加水煎煮,患者坐于锅之上方,借药物蒸气熏蒸肌体以达治疗目的。
本法主要用于因体内风、水失调而致之肌肉、关节风湿疼痛、肢体麻木、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研药或磨药: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可根据不同疾病而定。
按配方将各种药物蘸水或米汤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剂药汁于碗内,内服或外擦。
一般贵重药品及紧缺药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疗因风失调引起之疾病、妇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
刺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干燥,共研为末,拌入鹅油内浸泡备用。
用时医者用洁净之铜针浅刺患部皮肤,再涂以配好之药油。
本法亦用于体内风、水失调而致的风湿麻木、关节疼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