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

人体能量大半来自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类的主要来源为谷类、根茎类食物和食糖,乳汁含乳糖,易消化吸收,豆类、蔬菜、水果含少量糖、纤维素和果胶。
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最终都分解为葡萄糖,作为机体能量来源,或转化为糖原或体脂储存。
一部分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组成糖蛋白或糖脂,为体内重要物质,核糖及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
纤维素与果胶虽不被吸收,但在肠道可刺激消化液的产生,促进肠蠕功,因此也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每日由糖类所供给的能量约为总能量的45%-60%,一般占50%。
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之间应有一定比例,以适应不同年龄小儿生理所需,因:①总能量供给充分,可对蛋白质起庇护或节约作用,使摄入的蛋白质少供能以保证组织的亲手和修补;②供给糖不足而脂肪较多,则脂肪氧化不全,产生大量酮体,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③糖过多而蛋白质未达需要量,则能量已够而蛋白质不足,故仍呈负氮平衡,小儿虚胖,甚至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④若能量供应不足,虽供给充裕的蛋白质,均用以作能量来源,仍可发生负氮平衡、小儿消瘦,肝肾负担加重,增加能耗,因蛋白质特殊动力作用大;⑤若能量与蛋白质供给量均不足,脂肪、蛋白质首先供能,负氮平衡更明显,很快发生营养不良。
故在膳食安排时必须合理三种供能营养素,使其发挥最佳作用。

Processed in 0.048607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