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关木通与川木通在性味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遍查中药鉴别。
看到了关木通与川木通的不同之处。
自己亲身实验,发现两种木通在性味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中医理论上就不可能认定为一种药性。

川木通嚼之味淡,嚼时间长了味依然淡。
而关木通初嚼之味淡,嚼时间长了之后返出极苦的味道。
《中药鉴定学》言有樟脑样臭。

单从这一表现来说,川木通与关木通在中药的性味上就不同。
川木通味淡,关木通味初淡后极苦。
淡利湿,苦泻热。
与单纯的淡利湿在药效上是不同的。
味极苦的药物,泻热作用强。
对于非实热体质的患者,无疑犯了虚虚之戒。
长期服用关木通对机体的平衡造成伤害也是常理。

这个中医药理,是个中医医生都明白,就是懂得一点中药理论的药师也能懂得关木通和川木通在中医药理作用的不同,不能互相取代。
那么是什么让关木通逐步取代了川木通呢?
我觉得是西药药理。
查看用西药药理研究的《中药鉴定学》关木通的西药药理清晰,连关木通含马兜铃酸的分子式都写出来了。
而对川木通的西药药理研究则含混不清,并未清楚说明内含有哪些“化学成份”。
我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西药药理认为,知道了内部的化学成份才好用药。
所以对含马兜铃酸是情有独钟的。

我查了一下关木通与川木通混用的历史,代用年代语焉不详,但以我的中药药理知识来分析此两味药绝不可能代用,所以以中药药理研究草药的年代代用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大规模代用应该在建国后。
就是用西药药理研究中药的初期。
为什么?
因为西药药理对关木通的认识是清晰的。
也正是当初的西药药理,造成了今天的质疑中医的口实。

盲目的中药西化,难辞其咎!

Processed in 0.13727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