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内脏与体表密切相关。
例如背部的背俞穴、胸腹部的募穴,就是脏腑的经气输注和聚集之处。
内脏病变,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胸、背体表;而胸、背体表一些部位的按压刺激,也能通过经络传导到内脏及有关部位而产生治疗效应。
根据这一原理,以手法推拿胸、背部的相应点,即可通过经络而发挥其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并且还能治疗局部疾患及与脏腑有关的其他疾病。
【基本内容】
本疗法穴位的选择有一定的讲究,简要介绍如下:
1.锁骨上部穴位
锁上1:位于胸锁关节处,锁骨内端的上缘。
将手指按入胸骨上窝,压向锁骨端。
主治心悸、偏头痛、眩晕、耳部疾患、恶心呕吐。
锁上2:锁骨上缘中点向内一横指,在锁骨的内侧面。
将手指深入锁骨上窝,抵在锁骨内面。
滑动手指时有细条索状物滚动,并有颞侧胀痛感,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心悸、膈肌痉挛、眩晕;手指从锁骨上窝压向后下方再向内挤压,有麻胀感传至肩胛及上肢尺侧,主治肩肿及上肢痛、落枕。
锁上3:锁骨上缘与腋前线交点向内旁开一横指,垂直按压。
主治牙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2.肩臂部穴位
肩臂1:锁骨下窝处,在锁骨中线外一横指,皮下可触到一粗大的斜形肌束。
在斜形肌束的上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到上肢桡侧;在斜形肌束的下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至上肢尺侧;或压向锁骨转弯处,感应到肩前。
主治上肢麻木、疼痛、震颤、肩痛、落枕。
肩臂2: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一指半处,向第l肋骨压。
主治肩臂痛。
肩臂3:锁骨与第l肋骨间,在胸骨旁线上,垂直按压。
主治臂痛、肩胛骨内侧缘痛。
肩臂4:第2肋下缘,锁骨中线稍外方,抵紧肋骨下缘向外上方按压。
主治肩臂痛。
肩臂5:第3胸肋关节的上面。
主治肩臂病。
3.胸部穴位
胸1:第4肋下缘,锁骨中线内侧一横指处。
抵压肋骨下缘。
胸2:第4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侧一横指处。
抵压肋骨下缘。
胸1、胸2主治胁肋及上胸部疼痛、肋间神经痛、心悸、胸闷等症。
胸3:第6胸肋关节外一横指处,于肋软骨上垂直压。
主治下胸部痛、肋间神经痛。
胸4:肋弓与胸骨旁线的交点,垂直压。
主治肋弓区和下胸部痛。
胸5:肋弓与锁骨中线的交点,垂直压。
主治季肋区疼痛、肝区痛。
胸肋5穴:第1~5胸肋关节的下角各1穴,两侧共10穴。
手指按入肋间隙,靠紧胸骨边缘,向内上方抵压。
主治肋间神经痛、胸闷、喘息、支气管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