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经穴推拿疗法(三)

【操作方法】

1.滑动指压法:用较强的压力抵紧胸穴,以穴位处的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为中心,顺着肋骨下缘或骨的表面来回滑动手指,使病人有较强的触痛感。
此法适用于重症、急症及对穴位按压不太敏感者。
此外,治疗软组织疾患时,在局部反应压痛点上用大幅度的较强滑动,其滑动方向与患处的肌肉走向呈十字交叉,称之为“大幅度滑动指压法”。
手指深入反应压痛点内,着力于深部,反复滑动,称之为“深部滑动指压法”。

2.持续指压法: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胸穴,不滑动手指。
此法主要适用于轻症、小儿、体弱者或对穴位过度敏感者。

3.其他:为使穴位保持较强的反应,用手指抵紧穴位可做持续震颤动作。
对于腰肢穴及位于肌肉丰厚处的经穴,必要时可利用短捧压迫代替指压。

【适应证】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痛症,如急性头痛、胸痛、腹痛,以及颈、肩、臂、腰、骶部的软组织损伤等。
此外,对膈肌痉挛、心悸、昏厥、胸闷、喘息、胃神经官能症等常见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1.胃病:主穴取6对胃穴。
备用穴酌取背腹、腰肢、剑上、剑旁或敏感的腹穴1~2个。
胃神经官能症加锁上2、岗上1;恶心呕吐加锁上l、2。

2.腹痛:病在上的多取上部腹穴;病在下的多取下部腹穴;满腹痛的上、下部敏感穴兼取。
指压顺序是先上后下,重按腰、背部的反应压痛点;或在病人的腹部轻轻按摩,使腹壁放松,然后抓起脐部及其周围的腹肌连续提几次。
上腹部及脐周围痛,选穴范围多在腹1~4穴,常用腹1、3,配穴为背腹、剑上、剑旁、腰肢;下腹痛选穴范围多在腹3~7,常用腹3、6,配穴为腰肢、1~2个敏感的腰腹穴;腹胀痛的配穴为胸3、胃3、腰肢。

3.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胆囊炎等引起的疼痛:背腹穴,配剑旁、胸3穴;或从腹1、3、6、7穴中选最敏感的一穴,配胸5穴。

4.肾结石症引起的疼痛:主穴为腰腹4、腰肢穴,配穴为背腹穴和反应压痛点。

5.头痛:前额痛,主穴为剑上穴,配穴为锁上1反应压痛点;枕部及头顶痛,主穴为岗上1、锁上2,配穴为剑尖、反应压痛点;偏头痛,主穴为锁上2、岗上1,配穴为剑上、锁上3、反应压痛点。

6.三叉神经痛:主穴为锁上1、2、3,岗上4穴,备用穴为胸肋5穴、剑上穴、反应压痛点。

7.牙痛:—上颌牙痛,取锁上3,加胸肋5穴第2对穴;下颌牙痛,取岗上3、4,加胸肋5穴。

8.落枕:主穴为岗上1、锁上2穴,配穴为肩臂1、岗上2穴。
斜方肌型以岗上1穴为主;胸锁乳突肌型以锁上2穴为主,并可于局部反应压痛点上作大幅度滑动指压.在指压的同时,要患者用力转动颈部,直到功能恢复正常为止,配以热敷则效果更好。

Processed in 0.074781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