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早萁肥近记忆减退、性格变得固执自私为特点,进而出现智能活动全面减退,乃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主要包括阿尔次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和上述二者混合型及其他。
在西方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等,本病症已成为第四位死亡原因。
现代医学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医学将老年痴呆症多归属于“癫疾”、“善忘”、“呆痴”等
范畴,认为其病机以肾虚髓空为本,痰阻血瘀为标。
针灸治疗本病虽在宋·窦材之《扁鹊心书》中有“神疑病……痴醉不治,渐至精气耗尽而死,当灸关元穴三百壮”的记载,但真正引起重视则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初。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至今已发表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的论文20余篇,以国内为主,亦有国外的学者的临床研究。
在治疗上,多采用体针之法,且以头面部穴为主穴。
穴位注射亦有较好的效果。
不少医者还运用针刺与中药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近年来,还较广泛地开展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后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有所提高,并能增加脑供血、供氧量,促进衰退神经元的能量代谢。
动物实验也证实,针刺能改变脑内M受体结合容量,调整cAMP/cGMP的比值,从而改善脑组织内能量代谢,促进脑组织的损伤修复与再生。
综合已有的工作,已经肯定针灸对老年痴呆症有可靠的效果,但目前仍以治疗血管性痴呆为主,且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故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临床与机理研究。
【治疗】
电针
取穴
主穴:四神穴、本神、神庭、水沟、风池。
配穴: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大椎。
四神穴位置:百会穴左右前后各旁开1.5寸。
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取28号或30号1.5寸毫针,头部穴采用平刺法,进针0.8~1寸。
捻转得气后连接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45次/分,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留针45分钟,每隔15分钟手法行针1次,施提插捻转手法。
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一般需3个疗程以上。
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主要症状基本恢复,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问题准确,反应灵敏,生活可自理,能进行一般社会活动。
有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智力及人格仍有部分障碍。
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有发展,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共治疗30例,以上述疗效标准评定,痊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
优于用西药治疗[1]。
体针
取穴
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当阳、上星、首面、鼻交、定神、水沟。
配穴:足三里、丰隆、大椎、身柱、命门、肾俞、复溜、太溪、阳交。
当阳穴位置:两目直视,瞳孔直上入发际1寸处。
首面穴位置:印堂穴直上1.5寸处。
鼻交穴位置:鼻梁后高骨微上凹陷处
定神穴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下1/3与上2/3交界处。
治法
每次酌选4~5个主穴,3~4个配穴。
取1.5~2寸毫针,采用透穴之法。
先取四神聪或四神穴,针尖均向百会穴平刺。
使四针锋集中于百会穴,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
然后,令患者取仰卧屈膝位,针足三里透丰隆,捻针2分钟,不留针;复溜透太溪,捻针2分钟,不留针。
余穴透刺法如下:神庭穴先透刺左右当阳,后透上星;针首面向下透刺鼻交,针定神向上透刺水沟,取俯卧位,针大椎先向上斜刺8分,捻针1分钟,再把针关退到皮下向下透身柱穴;针命门,先透刺两肾俞穴,再把针退回到命门穴上,针尖向上斜刺8分深。
以上每透刺1穴,捻针1分钟,再留针20~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
上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天,须针3疗程以上。
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64例,按相当于上述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痊愈126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1%[2~4,12]。
穴位注射
取穴
主穴:分2组。
1.百会、风池;2.肾俞。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选一组,第二组酌加配穴。
第一组注射药物用胞二磷胆碱,第二组及配穴用人参注射液2ml与复方当归注射液4ml的混合液。
以5号齿科注射针头,抽取药物,进入穴位后微微快速提插,局部有针感,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第一组穴每穴注入1ml,第二组穴主穴注入1.5ml。
配穴每穴注入0.75ml,隔日1次,可单用一组穴位,亦可两组交替使。
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346例,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105例,有效202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88.7%[5~7]。
综合法
取穴
主穴:百会、神庭、风府、风池、水沟。
配穴: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强间、脑户。
治法
本法采用针刺与中药或西药结合治疗之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选4~5穴,以针刺法,手法平补平泻,每日1次。
中药可用通脉胶囊,每日2次,每次服6粒。
西药采用胞二磷胆碱500mg,静肪滴注,每日1次。
针刺与药物治疗结合。
针刺1月为一疗程,药物15日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8例,其中30例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8]。
其余18例为西药和针刺结合,发现对提高智力和记忆力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9]。
头针
取穴
主穴:前颞前斜线、顶后斜线、顶旁一线、顶旁二线
配穴:语言区、晕听区、百会、风池、四神聪。
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
头穴沿头皮快速进针至帽状腱膜下,以200次/分的频率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5分钟重复捻转2次出针。
百会、四神聪
直刺,不捻针;风池刺至得气,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90例,其中30例配服中药。
结果总有效率为81.7%~93.0%[10,11]。
【主要参考文献】
[1]赖新生.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7;17:201。
[2]孙长旺.针刺四神穴为主治疗老年痴呆症临床经验。
天津中医 1997;14:79
[3]叶衡.四神聪对锋刺治疗老年性痴呆。
浙江中医杂志
1993;28:520。
[4]杨子江.多针透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针灸临床杂志
1995;11:34。
[5]赵宝玉,等.穴位注射治疗了血管性痴呆234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5;14:202。
[6]杨树成.水针治疗老年性痴呆症26例。
浙江中医杂志
1995;30:357。
[7]董俊峰。
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痴呆症86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9。
[8]吕家祥.针药并施治疗老年痴呆症30例。
陕西中医
1993;14:80。
[9]黄文川,等.针刺治疗多梗塞性痴呆的研究。
中国针灸
1992;12:1。
[10]吕家祥,等.头针治疗老年性痴呆症60例。
新疆中医药
1997;15:23。
[11]罗玉风,等.针药并治老年痴呆30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5;11:15。
[12]张中立,等。
针剌结合已酮可可碱治疗血管性痴呆20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