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概述】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以易激动、心悸、多汗、消瘦、突眼、多食易饥、甲状腺弥漫性慢性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
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男性可有阳萎。
本病病因不明。
以女性多见,各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
目前,现代西医学尚无病因治疗之法,主要措施在于控制各种高代谢症状,促进免疫监护的正常化,但还不理想。

现代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之最早报道,发表于1934年[1]。
但自此之后整整间断了30年,到60年代中期,才有人以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的个案[2]。
70年代临床文章逐步增多,到80年代成为针灸临床研究的一个热门。
在继承前人针灸经验的基础上,以多种指标进行观察,进行了反复的、大量的研究,已逐步揭示出针灸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规律。
已经证明,针刺不仅对甲状腺亢进的高代谢、高循环动力症状有良效,而且能较明显改善内分泌突眼症状;不仅有较为显著的近期效果,也有较稳定的远期疗效。
通过与药物组对照,表明无论治疗期间的副反应及一年后随访之复发率,都以药物组为高,而以针刺和药物结合对促进患者自身调节最为理想[2]。
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以针刺为主,还应用电针、光针等,都有一定效果。

在机理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针刺前后对体内多种激素含量的测定、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眶血流图等的观察,初步证实,针刺是通过调整整个机体,主要是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体针

取穴

主穴:分2组。
1、平瘿、气瘿;2、上天柱、风池。

配穴:分2组。
1、内关、间使、足三里、三阴交;2、攒竹、丝竹空、阳白、鱼腰。

平瘿穴位置:在颈4~5椎间旁开7分处。

气瘿穴位置:相当于天突穴,视甲状腺肿大情况,而稍有出入。

上天柱位置:天柱穴直上5分。

治法

第1组主穴和配穴主治甲状腺亢进症之高循环动力、高代谢症状;第2组主穴和配穴主治内分泌突眼症。
以主穴为主,酌加2~3个配穴。
平瘿穴要用徐进徐出之导气法,进针0.5~1寸许,得气后作徐入徐出手法,使针感达喉结下;气瘿穴进针后,采用拇指后退为主的捻转泻法;间使、内关、进针得气后,以拇指后退为主的捻转泻法结合重提轻按的提插泻法;足三里、三阴交,则采用拇指前进为主的捻转补法结合重按轻提的提插补法。
上天柱穴和风池穴,针尖向鼻尖作75度内斜,进针1.3~1.5寸左右,用徐入徐出手法使针感到达眼区。
余穴为:攒竹、丝竹空、阳白,三针齐刺,透向鱼腰。
留针均为30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
50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甲亢: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T4、T3含量较前下降30%;无效:症状有所改善,T4、T3含量下降不足30%或反增高。
2、突眼症: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球后间隙≤13毫米;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球后间隙减少2毫米或以上者;有效:症状有一定程度好转,球后间隙减少1毫米;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

甲亢症共治172例,其中125例,临床控制71例,有效为4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6%;另外47例结合小剂量的他巴唑治疗,结果一个疗程后,临床控制32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
突眼症共109例,计208只眼,其中100只按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22只,显效14只,有效34只,无效30只,总有效率为70.0%[4~6]。

【治疗】

体针

取穴

主穴:人迎。

配穴:突眼加攒竹、睛明、丝竹空,心率快加内关,高代谢症状加足三里、神门、三阴交。

治法

人迎穴相当于甲状腺体中心,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加。
人迎穴刺法:左手将甲状腺体抬起,右手持针呈25度角刺入中心部位,如腺体肿大局部隆起,可据肿大情况选择刺入最佳点,可稍向下或左、右移动一些均可,但无论从哪个位置刺入,针尖必须刺到肿大腺体或结节的中心。
若肿大腺体结节坚硬如石,则须运用指力才行。
进针后施提插补泻手法,平补平泻,一般针刺入后提插6遍即可出针。
配穴应轻刺浅刺,平补平泻,不重刺不留针。
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控制:高代谢、高循环动力症状、突眼症状及甲状腺肿大,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显效:高代谢、高循环动力症状基本消失,仍有轻微突眼症或甲状腺肿大未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上述诸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范围;无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

治疗112例,临床痊愈72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有效率达100%[7]。

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

主穴:扶突。

配穴:耳门、睛明。

治法

每次主穴和配穴各取1穴。
以氦氖激光器聚焦照射,功率为25毫瓦,波长6328λ,光斑直径2毫米。
主穴每天照射5~7分钟,配穴照射3~5分钟。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一般治疗1~2疗程。

疗效评价

共治14例,临床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有效率达100%[10]。

穴位电疗

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太阳、内关、神门。

阿是穴位置:肿大之甲状腺外侧。

治法

主穴、配穴均取。
应用电脉冲理疗仪治疗,将交流电变直流电输出,输出电压为25伏。
以电极板代替针刺。
将高频或音频的两侧电极板,置于阿是穴,行强刺激。
两组低频输出线,一组置于太阳穴,一组置于内关、神门。
予中等强度刺激。
每次刺激时间为30~40分钟。
每日1次,18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疗效评价

共治83例,临床痊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2%[8]。

穴位注射

取穴

主穴:上天柱。

治法

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加醋酸可的松25毫克,为1次注射量。
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以5号齿科针头速刺破皮,进针上天柱穴,逐步向前送针至1~1.5寸深,略加提插,待针感向同侧眼部或头部放射,回吸无血时,缓慢推入药液。
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停治10天后,再作下一疗程。

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治疗内分泌性突眼症,疗效判别标准同体针之一。
共治50例,计98眼。
结果临床痊愈9只,显效48只,有效25只,无效15只,总有效率为83.7%。
本法还对甲亢全身症状有改善,且有一定远期疗效[9]。

艾灸加火针

取穴

主穴:大杼、风门、肺俞、风府、大椎、身柱、风池。

配穴:内关、间使、太溪、照海、复溜、三阴交。

治法

每次取主穴3~4穴,辅穴2~3穴,穴位轮用。
操作方法有三:①取米粒大之纯艾炷,着肤灸,每穴灸7壮;②以直径为0.7厘米之艾条,点燃后隔7~8层纸按压在穴位上,一按即起为1壮,每穴灸5~7壮;③以小号平头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烫后,迅速点穴处1~2下。
此三法可在一人身上施行,亦可分别施行或选择施行。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5天,再行下一疗程。

疗效评价

共治30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有效率达100%[11]。

挑治加埋植

取穴

主穴:阿是穴、喉2、喉3、喉4、喉6、喉7、肝俞、鸠尾

配穴:心悸者加膻中、巨阙,消谷善饥者加中脘。

喉2点的位置:颈部正中线上,从状软骨结节上的凹陷正中至胸骨柄上切迹正中上1寸处的连线上1/3折点处。

喉3点的位置:颈部正中线上,从甲状软骨结节上的凹陷正中至胸骨柄上切迹正中上1寸处的连线下1/3折点处。

喉4点的位置:即胸骨柄上切迹正中上1寸处。

喉6点的位置:人迎穴直下,与喉2点相平。

喉7点的位置:人迎穴直下,与喉3点相平。

治法

挑治法:患者仰卧,穴位常规消毒,以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皮丘作局麻后,医者用已高压消毒之大号缝衣针横刺表皮,翘高针尖,抬高针体作左右摇摆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再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下纤维,直至把针孔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
操作完毕,创口涂上红汞,外贴无菌小纱垫。

埋植法:取鸠尾穴时患者仰卧,取肝俞穴时患者俯卧。
穴位表面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手术部位铺上孔巾,医者用手术刀于矢状方向切开穴位皮肤,长约1cm,先用止血钳分离刀口周围皮下组织,范围2~3cm,割去少许分离的皮下脂肪,然后将准备好的无2号羊肠线4~5cm,打成小结放入穴位皮下,缝合刀口,消毒后外贴无菌纱块,5天后拆线。

每次1~2个主穴或配穴,开始每日挑1次,待常规点挑完后,可隔3~5日挑1次,10次为1疗程,第1及第2疗程结束时,即分别于鸠尾穴臁肝俞穴做割脂埋线疗法1次。
1疗程未愈者,休息10天再行下1疗程。

疗效评价

本疗法共治疗41例,经1~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19例,占46.34%;好转:20例,占49.78%;无效2例,占4.88%。
总有效率为95.12%[13]。

【主要参考文献】

[1]卢觉愚。
突眼性甲状腺肿针效之研究。
针灸杂志 1934;4:18。

[2]边玉桂。
穴位注射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一例报告。
针灸杂志 1966;:32。

[3]何金森,等。
针刺、抗甲状腺药及针药结合治疗甲亢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论文摘要选编,1987:87北京。

[4]金舒白。
针刺治疗甲状腺病228例经验总结。
中国针灸 1982;2:14。

[5]何金森,等。
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1983;:7。

[6]吴泽森,等。
内分泌性突眼的眼征、症候及针刺治疗——附50例资料分析。
广西中医药 1984;7:23。

[7]粟蕊。
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112例临床疗效分析。
黑龙江中医药 1983;:57。

[8]王铭鼎,等。
电脉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83例。
湖北中医杂志 1985;:43。

[9]朱慧宝。
穴位注射治疗内分泌突眼50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87;7:7。

[10]葛通远。
激光照射穴位治疗突眼性甲亢及其机理探讨。
中国针灸 1986,6:20。

[11]廖方正。
灸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0例。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7;10:23。

[12]胡 军,等。
针药结合治疗甲亢47例临床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7:122。

[13]黄柳和。
挑筋割脂埋线疗法治疗甲亢。
中国针灸 1995;15:28。

Processed in 0.055887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