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歌

有病就需医 无病不吃药

短药可自服 长药慎思考

抗菌有目标 对症看实效

滋补按需缺 急药常备好

上面八句歪诗是我个人对家庭用药的一点体会与经验。
治病的药必然能干扰正常生理,否则就不可能治病。
所谓“治一经,损一经”,用药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所以正常生活不宜用药。
医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与心情及药物的药性用药,并且要取得病人信任,互相尊重、协同默契,才能收到良效。
有人一知半解,按照广告对号用药,盲目片面,很可能蒙受其害。

然而,现实生活中,家庭备有一些应急小药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用药一般有3类,即:小病用药、滋补用药与急救用药。

头痛脑热吃阿司匹林,咳嗽吃甘草片,胃痛吃颠茄,便秘吃果导,感冒吃感冒冲剂等,都很能解决问题,方便而安全。
这类治疗小病的小药,多是吃一二次就药到病除。
如果是二三天不好,最好还是找医生看看,免得误事。

慢性病症状虽不明显但需长期用药,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等,就要在医生指导下,每天按时吃药。
最好找一位你信任而熟悉的医生,作一个长期的方案,坚持下去,随时调整。
不要频换医生,免得总摸不着规律。
病人自己也必须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即使没什么不舒服,也要按时检查,看是否一切正常。

日常生活中,难免感染发烧,一般可以吃些抗生素。
但最好是在发烧同时又发现一些局部症状再吃抗生素。
因为非细菌感染吃抗生素也无效。
家用抗生素一般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用药经验,选普通常用的抗生素,如先锋4号、先锋6号等。
现在新药太多,都未经过长期考验,连医生都不太熟悉药性,家用更是盲目。
何况新药的产生多是为了少数特殊抗药细菌,一般细菌感染并不需要。
但是,一旦使用抗生素,就要足量连续用3天。
经常小量常吃,吃2片病就好,自以为用药成功,其实所治之病,可能多是不需抗生素便会自愈。
这样不仅浪费,而且还培养了抗药细菌。
不管吃什么药都要看效果,家用抗生素一般不应超过一星期,3天无效最好看看医生。

关于补药,应该说是正常膳食之外的额外补充。
现在我国经济好转,人人都吃得好,基本不需补药。
有些小儿老人缺钙,少补一点有益,补多了反而有害。
人的营养需要平衡,大补某一项会破坏平衡,长此以往必然成病,而且很难调整。

家里有冠心病或哮喘病老人的,硝酸甘油、氨茶碱与止喘喷剂应该放在固定显眼的地方,人人都能立刻取到急用。

一般说来,家里备用药越简单越好。
内服药阿司匹林,不舒服就吃半片或1片。
外用药清凉油,跌打损伤、无名肿痛,都可涂敷。
这两种药就可治不少病。
随着医学与药物知识的增长,用药可以一种一种地逐渐增加。
药不在多,更不在贵,用得得当,常见的小病都能很快就好。
家庭用药最好选老牌药,又省钱又保险。
切不可妄信秘方、偏方。

Processed in 0.04777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