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为发作性神经血管障碍引起的头痛,与内分泌、饮食、遗传、精神因素,强光、饥饿、噪音、疲劳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其中精神因素占47%,遗传因素占30%。
目前研究认为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类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是本病的生化基础。
治疗偏头痛首先应在精神上放松,其次要排除诱发因素,如含有脂肪、酒、酪胺的食物应避免,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日光照射、饥饿等。
精神紧张时,应及时给予镇静剂与镇痛剂合用可使头痛较快缓解。
呕吐明显时可给胃复安或吗叮琳等。
头痛发作时还可给予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司匹林每日600毫克,或消炎痛每日75~150毫克。
该药有抗前列腺素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在头痛发作早期应用效果较好。
咖啡因麦角胺片为偏头痛特效药,每次1~2片。
若不能缓解发作,0.5~1小时后追加1次。
单次发作勿超过6片,一日总量勿超过12片,过量会产生麦角中毒,妊娠及严重心肺肾患者禁用。
由于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如果每月有2~3次以上发作应长期给药预防。
如心得安每日30~120毫克;钙离子桔抗剂硝苯啶每日30毫克,尼莫地平每日90毫克;二甲麦角新碱,初时每日0.5毫克,一月内渐增至每次7毫克,每日4次。
高血压可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应同时治疗,有抑郁或焦虑者,也要及时给予抗抑郁或焦虑药物。
妇女妊娠期、绝经期,口服避孕药等均可加重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