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病”职场病——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据报载,在德国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中,流行着一种古怪的“办公室病”。
该病患者假期在家里还是好好的。
到星期一上班就开始犯病,回家后病情又减轻,到周末则病情完全消失。
约15%~20%的办公室是这种病的温床。
“办公室病”的特征是眼睛发红,喉头干燥甚至发炎,鼻塞,有人甚至发烧,很像感冒的症状。
这是办公室各种设施造成的综合征。
经研究得知,其罪魁祸首是空调器。
如果空调器的空气过滤器长期不清洁,其矿物纤维便会成为细菌、病毒、霉菌的载体,被空调器吹入办公室内后,使空气混浊。
另外,室内的壁纸、地毯及隔音板,大都是化工制品或矿物纤维制品,用来粘贴的胶水和溶剂也是化学物质,它们不断散发出有毒物质。

张女士进了那幢漂亮的写字楼后,时有头晕之感,办公室呈全封闭状态,中央空调使其环境四季如春,可张女士依然觉得憋闷,问问身边的同事也有同感,只是情况有轻有重。
学者称此为“办公室病”,其症状为头晕、头痛、目眩、乏力、心情焦躁,甚至恶心、欲吐、食欲不振眼睛发红等。
原因是办公室小环境被污染。
办公用具表面和墙壁的油漆、塑料储藏箱、人造纤维板、泡沫绝缘材料制成的物品散发的苯酚、甲醛气体等都是污染源。
有的专家还认为,办公室内的复印机、油印机、录像机和印刷品等都可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和负离子缺乏。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就要搞好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应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以驱逐室内各种有害气体。
工间休息时应到室外舒展一下身体做做深呼吸,平时参加一点体育活动。

亚健康状态

我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某城市有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分子中,大约有75%属于亚健康人群。
40岁以上者高达78%,在部分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中,亚健康状态者可高达80%~85%。
亚健康人群虽然还没有被诊断患有某种疾病,但已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
平时缺乏活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减退。
主要症状是晕眩、失眠、心悸、胸闷、健忘、恶心等。
心理上也会产生严重的不适感觉。
这种状态又可能恶化,进而发展为某种身心疾病。
亚健康大都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
例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
体力劳动和运动的缺乏,已使城市居民中15%~18%的成人出现超重和肥胖。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中风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可使人们长期处于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超负荷运行的紧张状态中。
这种状态如不能及时化解则很容易发生慢性疲劳和心情压抑,降低免疫功能。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处于亚健康的人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筑就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石”。
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症状较严重者,应去医院诊断治疗。

血管栓塞

久坐是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血管栓塞包括冠心病、脑血栓、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有:高脂饮食,动脉硬化、吸烟、女性长期服用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孕药等。
久坐少活动,长久处于某一体位,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例如司机、编辑、文书、打字员及久病卧床的病人等。
由于血流缓慢和血流改变,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提倡做些工间操、散步、肢体活动,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
国外某些国家有规定,坐着工作1~2小时后须站起来活动10分钟~15分钟。

空调病

天气渐暖,许多单位的空调通风系统将投入运行。
空调环境在给人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如降低人体的热耐受能力。
一旦遇到高温、断电、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人离开空调环境就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大批中暑患者。
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去接触自然热,锻炼适应热环境。
此外,肩背等部位长时间在空调低温环境下,容易导致血脉不通,出现酸痛等表现。
所以使用空调要有节制,能不开就不开,开的时候温度不要调得过低。
日本专家认为,既舒适又不影响健康的室温最好是27℃~28℃,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5℃为宜。
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温也不宜调到24℃以下。

Processed in 0.55150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