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为喉部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发生于小儿时较为严重。
临床表现为喉部干燥发热、声嘶、喉痛、痉挛性干咳,可伴发热、疲乏、食欲不振。
小儿早期以喉痉挛为主,后期则可出现喉阻塞,而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面色发绀或苍白等。
针灸治疗本病,早在1957年就有人试用。
到目前为止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多见。
实践表明,针灸对本病有相当好的效果,即使是小儿喉炎梗阻也有一定疗效,可使多数患儿避免作紧急气管切开。
特别是如能在急性喉炎早期进行针灸治疗,对于缩短病程,减少或减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大作用。
·体针法
取穴;常用穴:廉泉、合谷、扶突、少商、足三里。
备用穴:天突、商阳、列缺、内庭、中脘、曲池。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每次3~4穴,如为喉阻塞,酌加备用穴。
廉泉、扶突均深刺使针感到达咽喉部,合谷透劳宫,少商点刺出血,足三里深刺,针感向上或向下放射。
备用穴除商阳泻血外,均深刺得气。
上述穴位,一律采用疾进缓出,提插结合捻转的凉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
如小儿不肯配合,可针入后略作捻转出针,不按闭穴位。
每日针3~4次。
由于小儿急性喉炎病情危重,在运用针灸方法时,一般都需配合中西药物治疗。
体针法,以针刺为主配合药物共治疗101例,有效率在86.67%~100%之间。
穴位激照射法,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共48例,结果治愈36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疗程最长12次,最短者仅3次,平均6次。
,可供大家,特别是西医耳鼻喉科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