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饮食养生解析

香港《商报》16日有文章详解经典饮食养生之道。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五谷:里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五果:这里指桃、李、杏、栗、枣。
桃子有益气血、生津液的作用,是理想的滋补果品。

五畜:这里指牛、羊、豕、犬、鸡。
牛肉能补气健身,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厢’之说。

五菜:这里指葵、藿、薤、葱、韭,是说蔬菜具有充养人体的作用。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同,只有做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纔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素。

五色与饮食养生

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
从中医角度讲,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心色是赤色,属夏天,所以红色的食品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尤其是在夏天,养心为重要,应适当多吃山楂、蕃茄、红苹果、红桃子、心里美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品。

肾色是黑色,属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
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
因此,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

肺色是白色,属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
因此,秋天应适当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品。

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
尤其在长夏和每季节的最后18天,应适当多吃山药、马铃藷、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品。

肝色是青色,表现为绿,所以青色食品多补肝。
尤其在春天应适当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五味与饮食养生

味过于酸:酸味补肝,为过于酸,反而能伤肝,引起肝气偏盛,这样就会克伐脾胃,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

味过于碱:碱味补肾,味过于碱反而能伤肾,损坏骨头,肾气偏盛,就会导致抑心气,引起心悸、气短。

味过于甘:甘味补脾,味过于甘,反而能伤脾,引起胃胀不适,还会克伐肾水,出现面黑。

味过于苦:苦味补心,味过于苦,反而能伤心,导致心肺功能障碍。

味过于辛:辛味补肺,味过于辛,反而能伤肺,出现筋脉迟缓不利,又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伤神而发生的精神衰弱。

Processed in 0.04842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