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基本知识

过敏性紫癜是全身性以小血管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临床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损害为特点的综合征。
在过敏性紫癜病人中,约1/3以上可出现肾损害,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肾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将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过敏紫癜性肾炎。

发病原因

本病常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中少见。
好发生于寒冷季节。
约1/3患者有细菌、病毒等先驱感染史,但未能证明与链球菌感染的肯定关系。
约1/4患者与鱼、虾类过敏或预防注射、药物有关。
大多数患者呈良性、自限性过程,多数患者经正确治疗于数周内痊愈。
但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数年者,约50%病人病程反复发作。

关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过敏性紫癜中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南通医学院钱桐荪教授统计国内外报道2840例,有紫癜性肾炎者占37.6%。

紫癜肾炎临床表现

肾外症状表现包括:①皮疹,出血性和对称性分布。
皮疹初起时为红色斑点状,压之可消失,以后逐渐变为紫红色出血性皮疹,稍隆起皮表。
皮疹常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以踝、膝关节周围多见,可见于臀部及上肢。
皮疹消退时可转变为黄棕色。
大多数病例皮疹可有1~2次至多3次反复,个别可连续发作达数月甚至数年。
②关节症状表现,多数以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痛为特征。
常见受累关节是膝、踝和手。
症状多于数日内消退,不遗留关节变形。
③胃肠道症状表现,最常见为腹痛,以脐周和下腹为主,阵发性绞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及血便,偶见吐血。
在儿童有时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和肠穿孔。
④其他症状表现,如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少数有肺出血所致咯血,肾炎所致高血压脑病或脑紫癜性病变所致抽搐、瘫痪和昏迷。
肾脏症状表现:多见于出疹后4~8周内,少数为数月之后。
个别见于出疹之前或出疹后2年。
最常见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国内报道有1/4~1/2病例表现为肉眼血尿。
蛋白尿多属轻微,但也可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少数病例可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
部分患者可有高血压和水肿。

紫癜性肾炎预防和护理

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饮食。
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再次,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节制房事,忌食烟酒。
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发物,如公鸡、海鱼、牛肉、羊肉、鹅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Processed in 0.10300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