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分为α、β及γ3种。
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显示,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免疫凋节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细胞增殖作用。
因此,目前干扰素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白血病。
如用大剂量的α-干扰素治疗慢粒的慢性期,能有效地减少白细胞,使肿大的脾脏缩小,并且有相当多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染色体异常可消失。
对毛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也发现,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的有效率可达75%以上。
而慢淋患者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的有效率则相对偏低,仅为50%±。
干扰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个别的研究报道。
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急淋患儿中应用。
α-干扰素,可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及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外,尚可使患者白血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总而言之,目前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干扰素的治疗主要显示对慢粒、毛细胞白血病,慢淋等慢性白血病是有帮助的。
由于干扰素治疗费用昂贵、大剂量时副作用多,目前国内应用尚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