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为何减少?

白细胞具有吞噬能力,能消灭外来的病原菌,保卫身体的健康,所以人们将它誉为身体的卫士。
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为4000~10000/立方毫米,其中具有重要防卫功能的,如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60~75%。
在身体某一部位有炎症,尤其是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即医务界通常简称为“白计分”或“白分”的,皆会升高。
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立方毫米,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都正常的,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2000/立方毫米,称为粒细胞减少症,如低于1000/立方毫米,则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为什么会减少呢?说来不外乎是生产不足或是破坏过多两个原因。
长骨、扁骨、髂骨的骨髓是造血的场所。
当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时,血细胞便减少。
某些药物如氯霉素、苯妥因钠及抗癌药等,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某些毒物如苯等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X线、放射性同位素亦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某些病毒的感染,能暂时性地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而癌的骨髓转移,特殊类型的白血病,能完全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
尽管多数的炎症感染,白细胞都会升高,但有些炎症感染,白细胞却会减少。
如伤寒感染,白细胞明显减少,被认为是伤寒的内毒素对白细胞的破坏过多所致。
此外,象流感、肝炎等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也会减少。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由于产生抗白细胞抗体,使白细胞破坏增加,而造成白细胞减少。
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等引起的过敏,也会使白细胞破坏增多。
还有脾功能亢进,也能使白细胞破坏增多,而导致白细胞减少。
另有一种被称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是因为粒细胞粘附在毛细血管壁上,而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减少。
在患疟疾时,即有此种情况出现。
轻症的白细胞减少者,可能有头昏、乏力等症状。
严重的可产生高热寒颤,口腔、咽部溃疡,甚至发生败血症。
为了查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往往需要抽取骨髓来检查骨髓的造血功能,作白细胞凝集试验,以检查有无抗白细胞的抗体等等。
白细胞减少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的表现。
故对白细胞减少,都应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有些药物如鲨肝醇、利血生、辅酶A等,对白细胞减少有一定的疗效。
对重症的粒细胞缺乏症,则需应用抗生素、激素、输血、输白细胞等治疗。
预防白细胞减少,应加强劳动保护、改进工艺流程、避免或减少对放射线、苯等的接触。
不滥用可能造成骨髓功能抑制的药物,以及预防某些感染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名叫“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在中青年妇女中较为多见,其原因尚未明了,多伴有低热、疲乏等症状,病程迁延,但对健康多无影响。
服些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中药,可能有些效果。

Processed in 0.14528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