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阻滞

一、窦房阻滞是指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部份或全部不能到达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停搏。
短暂的窦房阻滞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高血钾症、洋地黄或奎尼丁类药物作用以及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慢性窦房阻滞的病因常不明,多见于老年人,基本病变可能为特发性窦房结退行性变。
其它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和心肌病。
窦房阻滞按其阻滞程度可分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
但只有第二度窦房阻滞才能从心电图上作出诊断。
心电图表现为p波之间出现长间歇。
是基本p-p间期的倍数。
窦性停搏则没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可据此进行鉴别诊断,有些病例可见文氏现象。
与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文氏现象相似,但表现为p-p间期而不是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长间歇。
窦房阻滞后可出现结性逸搏。
很多病例中,逸搏前的间歇相当长,提示低位起搏点亦同时有机能障碍。

二、窦房阻滞的临床表现,意义及治疗措施、与病窦综合征相仿。

Processed in 0.049196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