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链球菌属,学名为肺炎链球菌,在咳痰或脓汗中,有单个存在,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因常呈短链。
在机体内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高。
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最适温度37.5℃,最适ph为7.4~7.8.初次培养需要co2箱,因5~10%肺炎球菌菌株需要较高浓度的co2。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细小,灰色,有光泽的扁平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该细菌可产生自溶酶,培养时间稍久,即出现溶菌现象。
这种溶解过程可被表面活性剂大为加速,如加入胆汗或1%去氧胆酸钠或牛磺胆酸钠,可在室温或37.5℃5~10分钟内出现溶菌现象。
胆汁溶解试验用于本菌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的。
肺炎球菌的抗原有:1.荚膜多糖抗原,由大量多聚体组成,存在于荚膜中,根据抗原性分为84个血清型,以1、2、3…… 表示;2.菌体抗原为c多糖和m蛋白两种。
c多糖为一种特异性的多糖,存在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为各型菌株所共有。
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的β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
急性炎症患者crp含量剧增,用c多糖来测定crp,对活动性风湿热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m蛋白为型特异性蛋白抗原。
类似a族链球菌的m蛋白,但抗原性不同,与细菌毒力亦无关。
肺炎球菌抵抗力较弱。
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荚膜菌株干燥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2月。
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
但亦有耐药菌株出现。
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有荚膜的光滑型菌有毒力,失去荚的粗糙型毒力减低或消失。
荚膜多糖本身对机体无直接毒性作用,但可与血液中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消耗体内的抗荚膜特异性抗体。
肺炎球菌自溶后能释放出溶血毒素“o”,能溶解人和动物的红细胞,高浓度对动物有坏死及致死作用。
在新分离培养物中尚有神经氨氨酶,能分解细胞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n-乙酰神经氨酸。
该酶对肺炎球菌右鼻咽部和支气管粘膜上定居和繁殖可能有一定作用。
什么是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所引起,占院外感染肺炎中的半数以上。
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患者有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等症状。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症状轻或不典型病较为多见。
什么原因引起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常成对或呈链状排列,这些细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只有当免疫力降低时方始致病。
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吸烟者、痴呆者、充血性心衰、慢性病患者、慢支炎、支气管扩张、以及免疫缺陷病人均易受肺炎球菌侵袭。
肺炎球菌肺炎有什么症状
患者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精神刺激、病毒感染史,半数病例有数日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
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以升到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也可呈稽留热,与脉率相平行。
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
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有时误诊为急腹症。
肺炎病变早期体征不明显,年老和幼儿患者,以及继发于其它疾病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