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红霉素缓释制剂治疗

据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药物甲红霉素的新型缓释制剂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氟沙星相似。

由于致病微生物尚未明确,医生们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常常凭经验用药。
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的抗菌谱包括了大多数可能致病的病原菌,因此常用来治疗CAP。

美国雅培公司实验室的Robert Palmer博士及其同事对这种新型甲红霉素缓释制剂治疗门诊CAP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左氟沙星进行了比较研究。
其中非卧床病人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75个研究中心。
所有病人均大于18岁,并且有CAP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确诊主要依据胸片和浓性痰液。

156例病人接受甲红霉素治疗,另外143例病人接受左氟沙星治疗。
甲红霉素为500mg/片,每日服用一次、一次两片,而左氟沙星为250mg/片,每日也服用一次,一次两片,疗程都为7天。
药物安全性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检和监测药物副作用进行评价,有效性则主要通过治疗后14-21天的疾病治愈率来评价。

研究人员发现两种药物在有效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甲红霉素和左氟沙星在临床和X线检查中体现出的治愈率相似。
在甲红霉素组可供分析的病人中临床治愈率为88%,左氟沙星组则为86%。
在两组临床上可统计的病人中细菌培养转阴率分别为86%和88%。

从各组中均可分离出许多非典型致病菌,其中包括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
两组药物对这类细菌的杀灭率也没有显著差别。
甲红霉素组临床可统计病人中的总体病原菌转阴率为87%,左氟沙星组则为88%。

两个治疗组的大多数副作用发生率也十分相似,其中腹泻的发生率为6%,恶心的发生率为3%。
甲红霉素组有3%的病人发生头痛,而左氟沙星的头痛发生率为4%。
但甲红霉素组味觉倒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氟沙星组,两组分别为13%和不足1%。

Palmer博士总结道,甲红霉素缓释制剂治疗CAP安全且病人容易耐受。
在杀灭致病菌、消除CAP症状和体征及改善X线表现方面,甲红霉素与左氟沙星一样有效。

Processed in 0.04998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