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阴。

[交会穴]曲鬓、率谷、浮白、窍阴、完骨、临泣、环跳,神庭、百会、脑户、风府、大椎、陶道。

【注释】

交巅——“交”者,交会之意;“巅”者,乃指头顶正中高点,当百会穴处。

项——后颈部。

肩膊——指肩胛区。

挟脊——指挟行脊柱两旁。

膂——挟脊两旁的肌肉。

髀枢——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

外踝——腓骨下端的突出处。

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即第五蹠骨粗隆。
又为穴名。

【语译】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复出项部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
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进入窝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会合于窝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的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脉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加拔,脊痛,腰似折,脾不可以曲,腘加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注释】

踝厥——指本经经脉循行小腿部气血厥逆的见症。

主筋所生病——《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主说明阳气化生精微,内可以养神,外可以柔筋.太阳为巨,所以主筋所发生的病证。

癫疾——癫痫等病证。

囟——音信。
即囟门部。

尻——音考,平声。
骶尾骨部的通称。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象被牵引,脊背痛,腰好象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象凝结,腓肠肌象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都可发生病痛,小脚趾不好运用。

足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
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
取之所别也。

【注释】

鼽窒——鼻流清涕,窒塞不通气。

【语译】

足太阳络脉,名飞扬。
在外踝上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足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鼻塞,见鼻流清涕,头痛背痛;虚证,见鼻流清涕,鼻出血。
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足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

【注释】

一道——即一条或一支。

【语译】

足太阳经别,在腘窝部从足太阳经脉分出,其中一条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向里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着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进入散布在心脏内;直行的一条,循脊部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仍归入于足太阳本经。

足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注释】

目上纲——约束目睫主管目之开合的筋称“纲”,上眼睑称“目上纲”,下眼睑称“目下纲”。

脊反折——角弓反张。

【语译】

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
分支入结于舌根。
直行者结于鼻旁。
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完骨;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

足太阳经筋发病,可见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掣引疼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支撑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Processed in 0.05817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