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的病因、诊断

一、病因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
此病原体在1955年由我国首先分离培养成功,解决了长期悬而未解的沙眼病因问题。
这种沙眼衣原体不耐高温,在70℃温度下,可在1分钟内被杀死。
75%酒精、0.1%福尔马林、0.1%石碳酸等皆可迅速杀灭它,而紫外线、肥皂液却无作用。
药物方面,磺胺醋酰钠有一定抑制作用。
抗生素中,除链霉素、新霉素等外,其它大多数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二、诊断要点

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乳头增生、滤泡及血管模糊。

在放大镜或裂隙灯下检查可见早期角膜上缘血管翳。

上穹窿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瘢痕。

睑结膜上皮细胞刮片发现包涵体,或鸡胚或组织培养分离出衣原体。

[文献摘要]

《审视瑶函·椒疮症》:“此症生于睥内,红而坚者是。
有则沙擦难开,多泪而痛。
……俗皆以龙须灯心等物,出血取效。
殊不知目以血为荣,血损而光华有衰弱之患。
轻者只宜善治。
至于瘰瘰连片,疙瘩高低不平,及血瘀滞者,不得已而导之,中病即止,不可太过。

Processed in 0.04836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