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是在1961年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图书馆合编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基础上,以学科分类为主编写的一本检索性工具书,工作历10之久,共收集全国113家图书馆的中医古籍12124种。
它对学者了解中医图书的基本情况、查阅相关文献线索提供了极大便利,出版后一直作为研究者案头必备工具书,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因书中涉及信息量大,文献分散在全国各地,难免有所失误。
多年来,未见《联目》修订,导致书中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一些错误信息误导读者,给使用者在时间、精力、经济上造成不少损失。
现就眼科文献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勘误。
误载、漏载、书名错误
本不是中医文献,误以为是中医书载入《联目》,属于误载。
如《心眼指要》清·无心道人编,道光三年癸未,锡山章氏可久堂刻本,实际上是一种堪舆之学,与医学无关。
《眼学偶得》系著名学者罗振玉读书时“有所得忻然削札记之”,“取北齐颜黄门必须眼学勿信耳受之语,颜之曰眼学偶得”,涉及内容主要是一些古籍的治学心得,也不属于医学文献。
以上两书主要是书名中有“眼”字,编写时未能阅读原书,信手拈来,造成误植。
漏载文献不属纂者责任,主要原因是未能掌握文献的线索,如民国·成都徐遮遥的《中医眼科学》、清·湖南黄朝坊辑录《金匮启钥》、清·欧阳履钦著《眼科歌诀》、首都图书馆《眼科神效方》、南京图书馆的《医方辨难大成》下集眼科等。
抄本如天津中医学院的《太乙真人眼科秘传》、《眼科妙方》、《眼科疗方》:上海图书馆的精抄本《眼科秘籍》、《眼科编要》;浙江中医药研究院的《眼科问答》、《眼科证治》、《眼科秘书》、《眼科秘集》、《眼科图证》;南京图书馆的《眼科疗方》、《眼科总赋》;长春中医学院的《眼科诸病疗法》等,不一而足,数量不少。
书名错误通常并不常见,但一字之差,谬误千里。
如《痧眼原由》,清·钱松撰,道光丙戌刻本,经查实为《痧胀原由》,将内科文献误为眼科文献,一增一减,两处受损。
《眼科龙目医书》,著者佚名,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刻本,经笔者到安徽省图书馆实地考察,实为《秘传眼科龙木医书》,即《眼科龙木论》,数字之差,让人误以为是另一种早期眼科文献。
同书异名、同名异书
同书异名在眼科文献中非常普遍,眼科同书异名中较早被揭示者为《目科正宗》与《目经大成》两书的关系,这在《目经大成》著者黄庭镜之孙瑛怀氏嘉庆二十二年刊行该书的序中有明确交代。
原来《目科正宗》刊行者邓赞夫系黄氏门生,邓氏虽刊行《目科正宗》在前,但内容源于《目经大成》,系黄氏授业时“不靳授收,出所著予以录读,赞夫于是有其书矣。
”[2]两者内容基本相同,个别出入之处在《金针拨障术大师黄庭镜》一书中有详尽的考订。
[3]故《联目》《目科正宗》和《目经大成》应予合并,两书可按不同版本处理。
《联目》中同书异名问题较为混乱,以致近年新出版的大型工具书仍蹈其覆辙,将本属于同一内容的眼科文献,另作一种书介绍,使多种同书异名的著作长期未能澄清。
其中蔚为大观的是清代的《眼科良方》,粗略统计该书以近40种不同书名出现,内容相同或稍有增易,实为一书。
这在《联目》编纂时已有注意,如在程松崖《眼科应验良方》条下列“又名程松崖先生眼科、松崖眼科、眼科良方”。
[1]惜与此同类明·程玠撰《歙西槐塘松崖先生眼科家传秘本》、《程松崖眼科》又名《眼科秘要》明·程玠撰、清·程玠正通撰《眼科易知录》、清·程正通撰《眼科秘方》、明·程玠撰《经验眼科秘书》、明·程玠撰清·潘化成编《程松崖眼科咽喉秘集》、《汇治眼目痛药性及治诸病之方》共计7种未能归入此类。
《眼科良方》,《联目》中有“又名叶氏眼科方、叶天士眼科”,[1]但对《叶天士真传眼科》、《叶氏眼科》、《叶天士眼科良方集》、原题清·叶桂撰,孙沐贤编《良方眼科合编》、清·孙沐贤撰《眼科良方》等又别列编号,实际上它们与上述《程松崖先生眼科》内容相同,应为一书的不同版本,书商主要以上述二位名人相号召。
另外,《眼科神应方》、《经验眼科秘书》、清·程洛东订,光绪二十年甲午京江宝善堂刻本《眼科宝籍》、首都图书馆光绪七年《眼科神效方》、河南省图书馆《治眼科良方》、天津中医学院《眼科秘方》叶天士撰、上海明善书局石印本等也改头换面,经查均属同一内容。
天津医学专科学校《治目仙方》抄本、上海图书馆《眼科秘传》抄本、南京图书馆《眼科秘方》系绍兴裘吉生先生“绍兴医药学报社”组织编辑刊行的“国医百家”第八种,山东诸城王桂林、肖舫增注,古歙槐塘程松崖著,选自“程松崖先生遗著眼科全方集一书,互相评按,增图加方,各出心得,抉发精微。
”,其“合注凡例”中又有“此书原本系古歙槐塘程松崖先生著”,“本书原著仅十七症,今王氏补添三症共二十症,并加症图及五阵法洗点各法。
”书中所用原序为同治十一年“浔江林植棠”序,[4]虽名称具近代色彩,内容有所增加,可见仍属《眼科良方》。
广陵陆天医撰《简明眼科秘诀》附喉科秘方,1922年上海广雅书局石印本。
该书内容虽较《眼科良方》为多,但主要系摘自前代眼科而成,其中有治喉科方,最新简明眼科秘诀,附录平易绪方及内障、流泪、赤翳、眼翳4种歌诀几个部分,其中主体《简明眼科秘诀》即《眼科良方》,只是附方较早期版本略多。
因此,本书亦可归入《眼科良方》的同书异名范畴,只是情况更为复杂一些而已。
此书作者中明代程玠与程正通之间因均号松崖,两者相混是显而易见的。
本书现存早期版本为道光初年托名叶天士的《眼科良方》,故托名刊行也非常明显。
既属托名,其成书年代就不应以程松崖在世的明代为根据,《联目》中该书从《眼科应验良方》到《汇治眼目痛药性及治诸病之方》共计8种医书安排在仅次于《原机启微》,而早于《眼科龙木论》的位置,显然不当。
明显应将其位置后移,如以该书现存最早的版本见于道光年间,其他版本集中于晚清,似应安排在文永周编《一草亭眼科全集》之后为是。
当然,其成书年代的最后确定尚有待对该书处方出处的考察及其他相关线索的研究。
但该书内容简明,不符合明代后期医书内容偏于多而全,喜总结汇聚的特点,与晚清普及医书及各科实用方剂流行相吻合,兼之此书各种版本都来源于晚清多种传世抄本,提示此书多成书于清代。
《异授眼科》著者佚名,《异授眼科秘旨》题明·李涿鹿撰,《眼科秘旨》著者佚名,三书内容完全一致,也属同书异名。
《异授眼科病症问答》系文永周录自《异授眼科》。
《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曾以《启蒙真缔》书名出版,苏州大学有题清·邓苑的光绪八年石印本,河南中医学院有题清·张寿六民国年间石印本。
《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中第3种版本清·光绪十一年乙酉暨阳陈诰刻本,扉页另作《眼科秘书》,藏本也不仅中国医学科学院一处,上海图书馆、浙江中医药研究院均藏,各馆以《眼科秘书》编目,不知情者多以为另有其书。
佚名《眼科奇书》、廖政参订《眼科宜书》、孙本端编《眼科奇书》与刘熔经编《眼科仙方》,诸书内容相同,其中仅《眼科仙方》内容顺序出入较大。
浙江中医药研究院《眼科秘集》系抄自《孙真人眼科秘诀》。
《石氏家传眼科》、《石氏家传眼科应验良方》与《石氏四代家传眼科全书》也属同书异名。
《眼科切要歌》著者佚名,抄本,系抄自《眼科切要》
以上同书异名诸书往往有一个较为特别的现象,即多种医书由一位医家所著,这种情况值得警惕。
眼科专科性强,内容较为局限,绝大多数医家终其一生多只有一种著述。
二是眼科医家中名家少,综合实力不如中医经典、内科等学科,尤其在理论上有创见、有功力者少,不大可能出现著作等身的情况。
因此,如前述程松崖、叶天士那样一人兼有多本眼科专书,就很值得怀疑,需要进一步考证。
当然,如果作者和书名均相同或相似,就更令人生疑了,如《石氏家传眼科》等。
但晚清王锡鑫一人著有《眼科切要》、《光明眼科》、《日月眼科》3种眼科专书,各书内容虽有部分重复,但多数内容及结构体例不同,仍应视作3种不同文献,当作特例。
其中重要原因是这3种书的内容大多是据他书辑录汇编总结而成,并不完全是王氏个人的经验心得,其中尤以《眼科切要》为典型。
同名异书的情况在眼科文献也非常普遍,仅南京图书馆的《眼科秘方》就有内容各不相同的4种抄本,全国各馆相同的就更多,尤以眼科抄本较为集中。
抄本多称秘书、秘方、秘传,这样一来,书名相同,内容实异者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对此《联目》也未能通过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抄录时间等予以区别。
版本失误
同书异名各书实际上均可作不同版本处理。
版本中较为明显的错误是《眼科良方》,其第9种版本是清·会稽乌程汪氏刻本,与《叶氏眼科》清光绪三年丁丑会稽乌程汪曰祯刻本,两书位置相邻,内容相同,刻书时间、地点及刻书人也相同,如稍加注意、对比,即可发现完全是同一种书,将不致出现仅因书名的不同而另列编号。
《审视瑶函》康熙六年刻本与道光十年刻本时隔163年,颇令人生疑,经查南京医科大学有嘉庆己卯年同文堂刻本,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山渊堂木刻本。
据点校《明目至宝》者提供的线索,《明目至宝》共有国家图书馆元版明印本、天津中医学院明版本、中国中医研究院明万历刊本、陕西中医学院手抄本共4种版本,[5]而《联目》仅载中国中医研究院一种,显然不全。
《孙真人眼科秘诀》与《孙真人眼科秘诀》也应按不同版本处理,不应另列编号。
有关藏书地也有一些错误,如《一草亭眼科全书》,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双桂堂刻本藏于福建医科大学,即不符实,笔者在该校图书馆配合下遍查无着,后从该馆编目工作人员处才得知从无此书。
《眼科要方》清·岳望撰,也不是收藏在南京医科大学,而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书中一些题为稿本者也多不符实,实属抄本。
如《眼科指南》,曹炳章编,浙江中医药研究院藏。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与编纂者不是眼科专业人员,对文献具体内容不熟悉,未能仔细阅读原书,多是仅据书名编目有关。
就本文所讨论的情况来看,如果编辑《联目》时能有各学科专家参与,当可减少失误,可能对文献编排中同书异名等一些学术问题可以处理得更为恰当。
一些专科文献中的学术内容,单靠图书馆专业人员完成有较大困难,必须多学科合作。
这在今后《联目》修订或类似工具书编撰中都应注意。
以上是笔者据本人近年收藏的眼科文献及多次去各地图书馆查阅眼科文献的初步结果,待眼科文献资料收集工作全部结束后,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补充。
其中有关版本、同名异书及眼科抄本问题,因内容十分复杂,未及系统整理,文中仅有少量涉及,将另文专题讨论。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571~583.
[2] 清·黄庭镜著.卢丙辰,张邓民点校.目经大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3.
[3] 高健生编著.金针拨障术大师黄庭镜[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89:4~5.
[4] 古歙槐塘程松崖著.王桂林增注.简名眼科学[M].绍兴医药学报社发行,1918:提要,凡例,原序,1.
[5] 元·无名氏撰.魏淳,张智军点校.明目至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5.
成都中医药大学 和中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