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历代名医

伊尹

名伊,尹是其官职名称;一说名挚。
相传为商汤王的厨师,后任宰相。
精于本草药性,熟知食物的治病作用,进而总结民间运用食物治疗疾病的经验和药物的治疗性能,创制汤剂。
《通鉴》载:“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

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
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渤海郑人。
创造性地总结出望、闻、问、切合参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尤擅长望诊和切诊,被誉为中医学脉学理论的创始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淳于意

西汉时期著名医学家。
齐国临淄人。
因曾任齐太仓令,故又称“太仓公”或“仓公”。
医术高明,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于世。
首创“诊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25个病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

王叔和

西晋时期著名医学家。
名熙,山东高平人。
博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曾任魏太医令。
系统总结了中医脉学理论,编成《脉经》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整理编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使之流传于今。

徐熙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学家。
字仲融,东莞姑幕人。
曾任濮阳太守,以医名于世。
其后裔有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之才等7世12位名医,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钱乙

北宋时期著名医学家。
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其曾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人。
系统总结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
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经阎孝忠整理编成《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成无己

宋金时期著名医学家。
聊摄人。
家世儒医。
根据《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和理论,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注解和辨析,所著《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及《伤寒论方》一卷,对汉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义,均有所阐发,是最早注释《伤寒论》的著作。

黄元御

清代著名医学家。
字坤载,号研农、玉楸子,别名玉路,山东昌邑人。
因庸医误药损目,发愤学医。
精研《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并对其加以注释,著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圣悬枢》五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

Processed in 0.049286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