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数十万年以上的原始社会时期。
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遗址和考古学文化,有以下几种可作代表:
元谋人。
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
1965年5月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元谋盆地东侧山麓的小丘上,发现同属一个不大年龄的人体左、右上内侧门齿化石两颗化石。
以后经多次发掘,在元谋人化石所在的褐色粘土层里,又发现了石器、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
表明约在17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这里生息繁衍。
蓝田人。
1963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蓝田人头骨、颌骨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蓝田人属中更新世时代,包括蓝田县城东的九间房公王岭和城西北的泄湖陈家窝两个点,前者距今78~80万年,后者距今50~60万年,两地相距29公里,除发现人类化石外,还出土有石器、动物化石、炭屑等。
北京人。
距今约40~50万年,北京人化石自1921~1966年历次发掘所得,共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3段、锁骨1根、月骨一块、零散和附连在颌骨上的牙齿153颗、约代表43个个体。
除人类化石外,尚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角器以及丰富的用火遗迹。
丁村人。
1953年在山西襄汾丁村一带,发现有旧石器和动物化石,1954年和1976年又两次发现人类化石。
丁村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典型遗存之一。
在石器中,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
丁村文化距今15~10万年。
山顶洞人。
1930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发现,故名。
属于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距今约18,000年。
除人类化石外,还出土有穿孔饰物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方式。
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还有马坝人、长阳人、资阳人、柳江人、河套人等,古人类化石遗存十分丰富。
二、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大地,从内蒙古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到处都有发现,迄今总计在6000处以上。
典型的有:
仰韶文化。
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名。
时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其分布为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共发现遗址1000余处。
重点发掘的有:陕西的西安半坡、郑州大河村等十余处。
仰韶文化的陶器以手制红陶为主,房屋遗址发现400多处,建筑形式有半地穴及地面营造等。
仰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兼作采集和渔猎,一般认为具早、中期为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晚期开始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龙山文化。
泛指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也有称为金石并用时代的。
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命名。
龙山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时间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在豫西、豫北、豫东等地区,发展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泾河、渭河流域,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共性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石器、骨器、陶器等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某些遗址发现了铜器。
揭开了青铜文比的序幕。
此外,甘肃、青海地区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湖北的大溪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浙江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内蒙古东部和辽西的红山文化,云南、西藏的新石器文化等,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普遍和丰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