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诗趣谈

养神,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东晋名土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乐?
而无车马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神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诗坛寿星陆游一生坎坷,却寿至85岁高龄。
他对延年益寿的学问相当关注,饶有心得。
诗云:“吾身本无患,卫生在得宜。
一毫不加谨,百疾所有滋。
”他还经常劳动,活跃身心,抵御衰老。
诗云:“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陆游年老了,仍手不释卷:“万卷古今消永田,一窗昏晚送流年。
”真是“读书有味身忘老”,“无诗三日却增忧”。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号“乐天”,然而,生逢乱世,饱受折磨,致使他病痛缠身,到了不惑之年,方知“不得长欢乐”,是“人生不满百”的原因,从而开始注意情志养生:“以道活心气,终岁得晏然”,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乐天派”人物。
诗云:“始知年与貌,袁盛随忧乐,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洋溢着诗人正确对待老与病的正确观念。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绿未及车先悬。
”致仕退休后,他生活清闲,致力于诗歌创作。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本全清’,正是其乐天精神的自我写照。
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诗人袁枚,他的诗“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
总觉名山似名山,不蒙一见不甘休。
”道出了他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长期进行旅游活动,身体得到锻炼的结果。
他“生于康熙,长于雍正,仕于乾隆,老于嘉庆”,终年82岁。
故时诗人蒋诗曾作“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的寿词以颂之。

Processed in 0.05050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