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病因是由于脑病变而引起的运动机能障碍。

脑性瘫痪的原因,可能发生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
出生前的损害以发育障碍为主,可能合并脑积水;出生时和出生后的损害,主要是脑病变的残留现象,如瘢痕、硬化、软化、萎缩等。

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三组。

第一是智力正常、瘫痪较轻,病人可以参加一般的生活活动;

第二是智力不足,瘫痪较重,病人需要一定的照顾;

第三是智力不足,瘫痪严重,病人需要完全的生活照顾。
取头部、头针划分刺激区、用补法。

穴位:百会、头针划分刺激区、

第一组:加温灸器灸百会,三壮。

第二组:加温灸器灸百会;头针,按大脑皮层机能定位选区。

第二组:除同第二组加的方法外,尚需加下三法。

颞3针:第一针,自顶骨节下缘前1厘米向后刺3厘米;第二针,耳尖上1.5厘米向后刺3厘米;第三针,耳尖下0.2厘米再向后2厘米向后刺3厘米。

额5针:在距发际2厘米处,左右大脑外侧裂表面标志间,由前向后共刺5针,每针刺3厘米。

运动前区,共刺3针;中间一针系自运动区上点向前4厘米处,向后刺3厘米,左右间距约1.5厘米,各刺1针。

Processed in 0.05318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