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

穴位:肾俞、次髎、委中、环跳、足三里等

操作步骤:

补肾俞、次髎、委中等穴;继取胆经之环跳、阳陵泉、丘墟等穴;再取胃经之解溪、足三里、膝眼、鹤顶等穴。

腹部麻痹者,加天枢、气海等穴。

上肢麻痹者,取合谷、曲池、肩髃、肩井、大抒、臑俞等穴。
均用阳补阴泻手法,并助以循按法。
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50次,助以循按、摇运等法。

上肢麻痹者,按前列各穴,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50次。
再搓捻上肢,由手至肩,以手阳明经为重点。
其次,为手太阳经的一侧,往返搓捻数次。
又用两手合搓,由手至肩,往返数次。
又用两手合压,由手至肩数次。
继而一手执手腕,另一手拿肩关节,使手臂作上举下放活动8-9次,由前向后转臂8-9次,由后向前转臂8-9次,作屈肘活动和屈手腕活动8-9次。
然后,切手指缝,并摩擦手臂皮肤,往返数次。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手法宜轻而快。

治疗效果:一般治疗1-2次即见效,隔天治疗1次,5-10次可见较,20次左右可治愈。
新病易治,久病较难。
轻病收效快,重病收效慢。
两下肢麻痹者,收效慢,一侧下肢麻痹者,收效快。

Processed in 0.422253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