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GAP栽培技术

雷公藤为常用中药,以根入药,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的功能。
雷公藤也是植物源农药的极佳植物,把雷公藤开发为生物农药,可以用于无公害蔬菜、有机茶、无公害水果。
在国内外,利用雷公藤植物研究新药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其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需求量日渐增大,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发展雷公藤人工种植,加速雷公藤产品的开发,实施雷公藤产业化经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每公顷全年可收根6000~7500千克,茎12000~15000千克,叶30000~45000千克,总产值120000~225000元。
本文是在福建省雷公藤GAP基地建设和研究的基础上,对雷公藤GAP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获得“安全、优质、真实、可控”的雷公藤药材。

1生长习性

雷公藤喜温暖避风的环境,此环境中生长的雷公藤枝条舒展,枝叶茂盛,根茎粗壮。
雷公藤抗寒能力较强,产区-5℃下可不加防寒物自然越冬但怕霜,霜害可引起雷公藤幼苗顶端和新梢冻伤,影响下年的生长。
雷公藤是喜光植物,除一年生小苗在夏季怕烈日曝晒外,均喜充足阳光,光照不足影响正常生长。
雷公藤喜湿润、雨量充沛的环境。
雷公藤适生土壤为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类泥沙或红壤,pH值在5~6生长较好。
潮湿、荫蔽的泥沙土壤下生长不良。

2育苗

采集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截成12~15厘米长的插穗,每段带有3~4节。
将插穗按100段绑成捆,要防止上下头颠倒。
插穗下端用生根粉溶液处理后,捞出晾干备用。
育苗时间为每年1月下旬~3月中旬,日平均地温在10℃以上时进行。
首先应进行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向阳地,于上年冬天深翻晒土,每公顷施充分腐熟厩肥45000~60000千克作基肥,于育苗前细耙整平,做成宽1.0~1.2米,长4~10米的平畦。
其次要掌握扦插方法:将种茎或种根按8厘米×12厘米的株行距以75~85°的向北夹角,斜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扦插茎枝或种根入土1/2~2/3,插后立即浇透水分。
最后在苗床上搭建50厘米高的荫棚,用以白天遮荫,荫棚常用竹帘,光照控制在8~12千勒克斯。
正常情况下,即晴天8~17时遮阳,其它时间应撤去遮阳物。
育苗期间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浇水宜用喷淋,经30~50天就萌芽长新根,即可拆去荫棚,以利壮苗。
一般苗龄控制在1年生左右,地上茎高30厘米以上,根径2毫米以上,长16厘米以上的侧根达3根以上时,即可移栽。

3整地

根据绿色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推行的GAP工程,种植地宜选半阴半阳、向阳的林边空地,或疏林下的丘陵坡地、沟边以及排灌方便而无污染源的旱地、沙壤土、壤土或黄土类沙地种植。
整地时间选在每年的9月至翌年2月。
挖穴规格:暗穴40×30×30厘米。
挖穴密度每公顷掌握在9000~9900株。
结合挖穴,撒施土杂肥、农家堆肥每公顷30000~45000千克,与细土混合耙匀,备种。

4种植

雷公藤春、夏、秋、冬均可栽植。
南方春、夏降雨量多,较利于移苗定植,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移栽,成活率高,且免灌或少灌水。
苗木出圃时应修剪处理,剪去过长根须及地上茎。
苗木运至造林地时应立即打浆,半天内无法完成栽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
移栽方法:种植时做到苗正根舒、深浅适宜,穴土打紧,植后培土。
每穴栽1株苗,种后覆土压实苗根,非雨天浇足定根水。
种植密度掌握在每公顷9000~9900株。
株行距100×100厘米。

5管理

基地抚育管理可概括为“及时除草,科学追肥,合理排灌,适时摘蕾”。
每年进行中耕除草2~3次,边锄草边松土,大面积栽培的可用除草剂喷除。
结合中耕除草,头年可适当追施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等每公顷150~225千克,或淋施腐熟人畜粪尿每公顷30000~45000千克,以后每年以追施磷、钾、氮复合肥或农家肥为主,以促进根的形成和长粗。
若以茎、枝、叶供药用的,在每年10~11月施肥前,适当采摘部分茎叶后,应及时追施芽肥,促进茎叶的快速萌发健壮生长,以抵抗冬霜袭击,保证根、冠的协调生长,达到优质高产。
在每年的夏、秋时期为雷公藤的开花期,除用于收集雷公藤种子的林区外,都应及时摘除花蕾,保存营养,以利根茎生长。

6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①卷叶蛾类幼虫的防治:对卷叶蛾类幼虫用菊酯类农药,如功夫菊酯、杀灭菌酯等,也可用微生物农药,如8010粉剂进行防治,同时用白僵菌或绿僵菌对卷叶蛾进行生物防治。
②根腐病的防治。
栽培前严格选地,加强田间管理,抗旱排涝,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移栽时不要伤根,注意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内撒石灰消毒以防蔓延,病轻者也可用50%的多菌灵灌根防治。
③炭疽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每年进行一次清园,残枝落叶清除园外烧埋。

7采收与加工

雷公藤的根长粗到一定规格后可于秋季采挖全根,挖后抖净附在根上的泥、沙等杂质,把最外的根皮去掉,洗净,并切成段或厚片自然晒干。
以根条粗大片厚,外表黄色或橙黄色,断面皮部红棕色,质坚硬,无农残、有害重金属不超标,无霉虫蛀、无杂质者为佳。
截根后余下的茎、叶亦作药用,可分别干燥供商品流通。
叶除秋季采根时采摘外,每年7~8月尚可采收1次。
文章来源:南阳科技成果网

Processed in 0.05178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