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害虫玫瑰巾夜蛾
学名
Parallelia arctotaenia Guenee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月季造桥虫、蓖麻褐夜蛾。
分布山东、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陕西、四川、贵州等省。
寄主
月季、玫瑰、蔷藏、石榴、柑桔、马铃薯、蓖麻、十姐妹、大丽花、大叶黄杨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也为害花蕾及花瓣。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0mm,翅展43—46mm,体褐色。
前翅赭褐色,翅中间具白色中带,中带两端具赭褐色点;顶角处有从前缘向外斜伸的白线1条,外斜至第1中脉。
后翅褐色,有白色中带。
卵球形,直径0.7mm,黄白色。
幼虫体长40一49mm,青褐色,有赭褐色不规则斑纹,腹部1节背具黄白色小眼斑1对,第8节背有黑色小斑l对,第1对腹足小,臀足发达。
蛹长20mm,红褐色,被有紫灰色蜡粉。
尾节有多数隆起线。
生活习性
华东地区年生3代,以蛹在土内越冬。
翌年4月下旬一5月上旬羽化,多在夜间交配,把 卵产在叶背,1叶1粒,一般1株月季有幼虫1条,幼虫期1月,蛹期10天左右。
6月上旬l代成虫羽化,幼虫多在枝条上或叶背面,拟态似小枝。
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捕捉幼虫。
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oo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