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Fel Ursi
[来源]
熊科动物黑熊 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或棕熊 Ursus arctos L.的干燥胆。
[性状]
长扁卵圆形,上部狭细中空,下部膨大呈囊状,长10-20cm,宽5-10cm,厚5-15mm。
表面灰褐或黑褐、棕黄色,有光泽,具皱摺;囊皮纤维性,对光视之,囊上半部呈半透明状。
破开后,胆仁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硬膏状,色泽深浅不一,呈金黄或黄绿、黑褐、黑绿色。
气清香,味苦、清凉回甜,有钻舌感。
以大、胆仁多、色金黄、半透明、味苦回甜者为佳。
[鉴别]
1.取胆仁少量,直火加热,只起泡而无腥气。
2.取胆仁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白色荧光。
3.取胆仁约0.1g,加甲醇10ml加热溶解,放冷,过滤;滤液置水治上蒸干,加入20%氢氧化钠溶液5ml,于水浴中水解约5小时,放冷;加盐酸呈酸性,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提取液浓缩至约5ml,作供试品溶液。
另取熊去氧胆酸1mg,加甲醇1ml溶解,作对照品溶液。
采用薄层层析法,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异辛烷-异戊醚-冰醋酸-正丁醇-水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跟18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溶液,于105度加热约10分钟,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