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贵重中药鉴伪
一、伪冬虫夏草 主要掺伪品有:用淀粉及黄豆粉加胶水,混合后压模,制成虫草形状,干燥后,表面用水彩颜料涂绘。
形态可以乱真,内行人如不尝其味,也很难区别;其断面为白色,与真品无区别。
但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淀粉及骨状存壁细胞存在;地蚕,是唇形科地蚕的块茎,因种块茎呈长椭圆形或近条形,表面有明显的环节数至十数个,干燥后极似虫草的虫体,但无子座,可与正品区别;僵蚕,也曾发现伪充虫草,但该品外表有白色粉霜,无子座。
其它伪品有百节藕等。
二、伪品麝香 伪造及掺假者非常严重,已发现的掺入物有几十种之多。
其中最常见的有牛血或羊血粉、蛋黄粉、姜黄粉、锁阳粉、赤石脂粉、桂枝粉、豌豆或黄豆粉、细玻璃粉、红黄泥土等。
这些掺伪物的色泽多为棕褐色;有些伪品具有与麝香不同的味道,如桂枝粉、炒豆粉等,详嗅其味即可加以鉴别。
伪充者多先将麝香囊内的麝香挖出,加入伪充粉末,混和,再细心装入原来的囊内。
一般都要留大部分或小部分真香。
当然,如果是全部用伪掺者,则很容易鉴别。
三、伪天麻 在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最常见的掺伪品是马铃薯、苕花根、紫茉莉根等数种;80~90年代,又发现了许多种掺伪品,如用蕉藕、芋儿七、白苕等。
鉴别要点是:真天麻上具有鹦哥嘴、红小辫及“老断头”;底端有“肚脐眼”。
表面具有点状的不连续的环纹。
断面半透明,冰糖色或松香色,伪品则上述特征不全。
四、金钱白花蛇伪品 金钱白花蛇为小的银环蛇加工而成,直径约3~4厘米。
伪制者用大的银环蛇,自腹剖开剥皮,将皮割成4~5段,再将每段纵切成3~4条;每条蛇皮内裹以蛇肉或其他肉,搓成细长筒状。
一端粘上小水蛇头;另一端搓成尾状,再盘成圆圈状干燥,直径也是3~4厘米。
正品与伪品的最大区别是:正品蛇体表面每厘米长度内有白色的环纹1~2个,伪品蛇体表面的白色的环纹相距1~2厘米。
如用水浸泡,伪品白花蛇的头与蛇身会自然分离,蛇体的皮也自然摊开,体内肉质脱落,易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