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多异草珍奇世所稀

摘自《医药经济报》作者 刘成基 陈汝朝 中国中医药的始诅是五千年前的汉族祖先炎、黄二帝:炎帝神农氏深山采药,始创了中草药;黄帝则以《内经》理论为中医之祖。
至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华胃,中医药可说与中华民族同时产生。
但当时还是探索阶段,直至秦汉的名医如扁鹊、华佗等才开始使其真正发扬光大!

广州中医药源远流长

岭南情况与中原有所不同。
岭南地区因有高耸的五岭与中原阻隔,在秦汉之前,还是蛮荒地区。
当时,现珠江三角洲还是大海,现广州还被海水浸没,白云山以北则是热带雨林,瘴疠弥漫,只有很少的从浙闽来的古越人,在海边捕鱼为生。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派大军开凿灵渠及梅岭通道,把岭南统一归泰,中原文化才开始传入岭南。
稍后,秦军将领赵佗乘秦末之乱,在岭南建立南越国,亦仅在今越秀山麓珠江边建成。
因为缺医少药,不敢触及热带雨林的疫疠。

广州开始有中医药始于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广州。
葛洪原籍江苏句容,祖父是汉末吴国大官。
他幼年丧父,躬身稼穑而勤奋好学,从叔祖葛玄学道及医药。
葛玄命他南来投同是道学名医、时任南海太守的鲍靓。
鲍靓对葛洪十分爱重,“尽授所学,以女妻之”。
当时岭南瘴疠流行,人民染疫时除胡乱采些草药服用外,只有束手待死。
鲍靓及女鲍姑虽懂医药,但鲍靓是地方官,政务太忙;鲍姑是女子,难为大量病人治疗,后遂由葛洪负责此事。
于是葛洪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对症医药。

在葛洪未来广州前,鲍姑为广州人治疫疠.只凭鲍靓的经验,用金银花、夏枯草等清热草药清水煎服,仅是发散风热。
后来发觉王井水煎药有解毒安神奇效,遂专用越王井水及并旁艾叶为药,治好病人甚多,而未明其理。
嗣经葛洪研究:艾叶原产浙江,为艾炙原料,有驱寒药效,但移植越王井畔,则草根通经,可以水煎服用,兼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奇效。
葛洪称之为水质醇厚。
因病人慕名求治者越来越多,井水及并畔红脚艾不敷应用,葛洪遂追源寻本,直至白云山蒲涧考察。
蒲涧在白云山顶云岩之下,与九龙泉相通,涧中盛产九节菖蒲。
葛洪采菖蒲试用,亦觉菖蒲与红脚艾相仿,于是断定为醇水沃草的作用。
遂选蒲涧下游辟为药圃,种植九节菖蒲及红脚艾等草药,并在此筑堂治病救人,正式开创了岭南医药济世事业。
后人称葛洪为岭南医药之祖,尊称葛仙翁。

葛洪古方剂惠泽中外

葛洪开创了广州医药后,还先后到广州郊外等地行医布道,广收徒众,至今各地均有其传人遗闻或遗迹。
遗下的中医药学真传,有《金医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均被后世中医药家视为秘宝。
葛洪除精心研究栽植中药、水煎中药外,还欲研究火炼中药,在广州浮丘、南海丹灶、罗浮冲虚等处均曾建炉炼丹,但最后药丹未炼成,却意外炼成了化学合金,因此便有了在李约瑟博士名著《中国科技史》中称葛洪为世界化学合金之祖的佳话。

葛洪对道学、化学等都有突出成就,但他最擅长的还是中医药学。
他用红脚艾、九节菖蒲等珍贵岭南特产中药消灭了岭南疫疠。
他还不断有创新的治病方法,如用狗脑治疗狂犬病、提出当时认为无法治愈的天花免疫治疗法、提出青蒿抗疟法等等,都被后世医药科学家认为符合现代医学原理。

葛洪仙逝后,其弟子成为历代中医药界的中坚,如南朝陶弘景。
唐孙思邈,宋王怀隐,元丘处机,明王珪,清傅山等,都是得葛洪所传,而成为一代名医的。

清中叶以后,岭南葛派中医受到中原中医和西洋医学的冲击,日渐衰落。
加以葛洪讲道与道教正统的鬼神派不同,葛洪宣扬无鬼神,仙人是高尚而长寿之人,人人可修德成仙;还宣扬“我命在我不在天”,健康由自己掌握等。
因而为正统派所不容,他们否认葛洪是道教宗师,将葛派弟子开除出道教,因此后世葛派弟子也多不敢承认自己是葛派医家。

但是,真正对人们有益的学术是无法抹杀的。
尽管到现代,认自己是葛派医家者已不多,但葛洪医药还是代代相传;尤其是中药制剂方面,近现代名扬世界的“广药”,多是用葛汉种植方法种植的珍贵中药通过葛洪秘方炮制,堪称葛洪真传。
例如公元10世纪的南汉王朝开辟“药洲”,在今教育路、西湖路召集葛洪传人种植岭南珍贵中药,还在南濠街设惠济药局,向人民散发药洲所种之仙药。
近现代,有葛洪弟子冯子成开设冯了性药店、潘家璋开设保滋堂药店、谢瘐潜开设敬修堂、黄冠庭开设黄中璜、陈体全联合李昇佐开设陈李济,还有王泽帮的王老吉凉茶等,都是采用葛洪的方法种植的草药为原料,用葛洪方剂所制;所有中药产品至今均畅销全国以至南洋各地,说明岭南医诅葛洪的遗泽,至今仍然蓬勃发展。

彰显特色 走向世界

广州中医药在今后如何发展?我们建议:

首先要将葛洪所创的岭南中医药学发扬光大,恢复白云山麓白云仙馆的葛仙药圃。
此处山清水秀,完全可以利用醇厚的白云山泉水,种植葛洪发现的珍贵中草药红脚艾、九节菖蒲及其他适合治疗热带疾病而北方没有的中草药。
现在非洲、南美洲还有广袤的热带雨林,热带疾病还很普遍,葛洪的岭南中医药有很大的世界市场,国外医药界也极渴望。

其次,白云山麓白云仙馆一带,完全适宜建设“广州本草药园”,同时还可以利用其旅游优势,把这个药园建设成旅游胜地。
具体可包括:一、恢复白云仙馆,内以蜡象或影视重现当年葛洪、鲍姑种出珍贵中药及为广州人民施医赠药驱除疫疠的事迹,彰显广州中医药的历史源流。
二、建广州中医药培植和制剂工艺馆,显示广州市中医药培植及制剂的传统工艺和现代标准化工艺的水平。
三、建中医药明日世界馆,以高科技手段展示中医药下一阶段的世界性发展蓝图和广州中医药的辉煌前景。
从而提高中医药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四、每年举办“广州葛洪中医药文化节”以扩大广州中医药的知名度。

Processed in 0.051897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