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中药的故乡,中药材众多,药名五花八门,生动有趣,是写作的好词汇。
历代文人墨客巧用一特点,拾药名入联入词入诗入谜,写出了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人物药名联
“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
”“稚子对将军”、“牵牛对打马”、“熟地对常山”,六味药名不着一丝痕迹地嵌在联中,音韵和谐,平仄相宜,朗朗上口,栩栩如生地勾画出“稚子和将军”两位人物形象。
亲情药名联
“一阵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纸防风来。
”巧用“乳香、知母、故纸、防风”四味中药,刻画出母子连心,母爱情深的场面。
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回文药名联
“红日千载千日红,青年万代万年青。
”“路路通衢通路路,重重楼阁楼重重。
”“虎山下来下山虎,龙江过去过江龙。
”“喜见一面一见喜,连边半夏半边连。
”在这三幅回文联中,“千日红、万年青、路路通、重楼、下山虎、过江龙、一见喜、半夏、半边连”皆为中药名。
嵌在联中,自然贴切,通俗易懂,浑然天成,妙不可言。
药名词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用中药名写出一首《满庭芳》,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
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至,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十分巧妙地将五位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着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