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
HERBA PLUMBAGINIS ZEYLANICAE
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草及根。
辛、苦、涩,温;有毒。
散瘀消肿,祛风止痛,解毒杀虫。
用于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等。
[主要成份]含矶松素,3.3¹-双矶松素,β-谷甾醇,白花丹酸等,尚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氨基酸、有机酸等。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与其药液接触,可引起皮肤红肿、脱皮甚至糜烂。
内服中毒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跳停止。
孕妇内服或置入阴道内可引起流产,出血不止,有报道因此继发感染、败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
[备考]
本品所含的矶松素有很强毒性,大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麻痹作用,导致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跳停止。
对妊娠子宫亦有强烈毒性,可致胎儿死亡,流产及继发性卵巢功能紊乱。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佛全,张树一.白花丹引产导致严重反应报道,中医杂志1981;22:66.
2.张存.白花丹堕胎致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一例报告.广西中医药1986;9:30.
3.杨全良.毒药本草.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56.
4.朱亚峰.中药中成药解毒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