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饮、右归饮

左归饮、右归饮 出处:《景岳全书》左归饮由熟地、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诸药组成。
用于真阴不足诸证,有养阴补肾之功。
右归饮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炙甘草、杜仲、肉桂、制附子诸药组成。
用于肾阳不足诸证,有温肾添精之功。
《难经》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耆为命门”。
“左”指肾之元阴,“右”指肾之元阳;“归”有属于、趋向之意。
二方是从肾气丸衍化而来。
左归饮壮水之主,以补左肾真水,故名“左归”;右归饮益火之源,以补右肾命火,故名“右归”。
如左归饮去茯苓、炙甘草,加川牛膝、菟丝子、鹿胶、龟胶,蜜丸,则称“左归丸”。
右归饮去炙甘草,加菟丝子、鹿胶、当归,蜜丸则称“右归丸”。

Processed in 0.111121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