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在有关狄仁杰的影视剧中,常常见到狄仁杰以针灸为人治病的场景,这使人想到以善于断案,不畏权势,举贤荐良著称的唐初大臣狄仁杰,还是一位知医识药、擅长针灸的一代名医。
唐·薛用弱《集异记》和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都载有这样一个故事:狄仁杰精通医药,尤善针灸术。
唐·显庆间他赴京应考,路过华州,见街道旁人众如堵,狄仁杰牵马遥望,见一大牌,上书“能疗此儿,酬绢千匹”。
近视之,牌侧睡一年约十四、五岁的富家子。
鼻端生一瘤,大如拳,根蒂如箸。
触之,酸痛刺骨。
两眼为瘤所累,使目睛翻白。
痛苦危亟,命在顷刻。
狄仁杰恻然良久,乃曰:此病我能治。
患儿父母、亲属叩头祈请,随将千匹酬绢置于坐侧。
狄仁杰嘱将患儿扶起,于脑后下针寸许,边行气,边问患儿,酸麻胀重感觉到患处否?
患儿点头,狄仁杰立即拔针,鼻瘤亦应手而落。
双目如初,疼痛立解。
其父母、亲属感激涕零,将酬绢奉上。
狄仁杰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
”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是履行一个医者的职责,怎能以技牟利。
说罢,上马而去。
关于狄仁杰精医擅针术,不见于唐史,可能是其政绩显著,医名为政名所盖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刘伯阜教授,在其《古代笔记小品赏析》中说:“狄仁杰是唐初一位传奇人物,素谙针术,施人救世,新、旧《唐书》、《唐会要》等史籍无片言所及,大概是狄仁杰政绩过于显著,从而掩盖其他方面成就,而笔记小品在这方面,恰好填补了史籍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