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原名“麻烦草”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的功效,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
陶弘景说麻黄是“伤寒解肌第一药”,后世本草著作亦称麻黄是“发表第一药”、“治感第一要药”。

麻黄原名叫“麻烦草”。
说到这个原名,还有一个故事。

话说过去有位孤苦伶仃的挖药老人,想收一个徒弟传授自己的采药技术。
谁知这个徒弟狂妄自大,刚学到一点皮毛知识,就看不起师傅了。
于是,伤透心的师傅就叫徒弟自立门户。
不过,终究师徒一场,好心的师傅在与徒弟临分手时,叮嘱了徒弟以后采药行医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千关万照的有一句话,就是有一种叫做“无叶草”的草药不能随便卖给别人。
徒弟问:“为什么?
”师傅答曰:“无叶草,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
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旦弄错,就会死人!
”当师傅问其记住时,徒弟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地背诵了一遍,但是并未用心记住。

此后,师徒俩分道扬镳。
没有师傅在眼前的徒弟更加胆大妄为,虽然所识草药不多,却任何病都敢治。
没几天,他用无叶草治病,忘记了师傅的叮嘱,治死了人。
死者家属气愤至极,一纸诉状把他告上了衙门。
县官命人将其捉那归案,升堂时问明缘由,得知是无叶草治死人。
接着再审:“你的医道何人所教?
”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姓名。
于是,县官又命人找来师傅。
当堂对质,方知徒弟把师傅所教内容搞反了。
原本应是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他却用无叶草的茎去止汗,结果使出虚汗的患者病情加重,最终虚脱而死。
知原委,县官便拍案怒斥:“大胆庸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
须严惩。
”为此,徒弟被打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
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
出狱后,他主动找师傅认错。
师傅见他知错能改,又收留了他。
以后,徒弟在使用无叶草时分外小心,由于无叶草惹祸而进监狱,他把无叶草叫做“麻烦草”。
后人因“麻烦草”草的根是黄色的,才改“麻黄”。

Processed in 0.085689 Second , 5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