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宝宝受抗生素伤害

宝宝突然感冒、发烧,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宝宝生病可不是小事情,心急如焚的妈妈迅速带着宝宝奔赴医院,吊瓶赶紧挂上,抗生素立马吃上……且慢,妈妈的行为真的对宝宝有好处吗?
抗生素真的是最保险的万能药吗?

抗生素,在很多人眼中也是消炎药的代名词。
青霉素、红霉素以及大家熟悉的头孢类药物,都是抗生素,它们是人类健康的功臣。
然而,抗生素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抗生素罪状逐个数

一旦宝宝生病,“忙”加“盲”的妈妈们很容易把抗生素当成救命稻草,一到医院就要求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对此专家提醒,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妈妈们千万别“迷信”抗生素。

有医学专家评价:在美国买枪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而中国正好相反。
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为什么宝宝最容易中抗生素的招?
主要是由于儿童在器官生理功能上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儿,最需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在儿童药物性肾损害中,大约有近五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

监测数据显示,由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为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的占6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系统反应的占8%。
还可能产生头痛、头昏、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

滥用抗生素还会伤害宝宝的耳朵,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的聋哑孩子中,有一半以上变聋的原因跟滥用抗生素有关。
来自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数字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的比例。

小心以下误区

一是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保险药”。
一些家长对医生说:“孩子体质差,经常发烧、咳嗽。
您给开点消炎药,孩子有小病就在家吃药,不到医院来了。
”还有一些人把抗生素当成“保险药”,即便病情没有用抗生素指征,也用上抗生素。

二是认为“顶级”抗生素最能“杀”细菌。
价格最贵的抗生素就是“顶级”的,杀菌作用最强、疗效最好的吗?
其实,抗生素的价格与临床疗效没有必然联系。
例如,有些价格便宜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可能更好。
一些价格较贵的广谱抗生素虽然对各种类型的细菌都有效,但对其耐药的细菌也多,且不良药物反应也较多。

三是任意用药、停药。
很多病人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
抗生素起效有赖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四是随意联合使用抗生素。
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
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生素。
这样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或使疗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抗生素伤害儿童案例

《discovery》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两岁的美国宝宝道尔顿发烧了,母亲给他服药并精心照料,但是两天后道尔顿的病情反而恶化了,医生确诊道尔顿得了脑膜炎,这并不是难以治愈的疾病,然而当宝宝服用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抗生素后病情却不断恶化直至昏迷。
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最后不得不使用了昂贵且含有潜在毒性的抗生素——万古霉素,才将道尔顿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原来滥服抗生素使得道尔顿体内的细菌对普通的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8个月大的新疆小男孩来北京治病,在同仁医院被确诊为抗生素致聋。
令人遗憾的是,小男孩4岁的哥哥,两年前正是因为同一种疾病而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导致了耳聋。

中医按摩疗效佳

宝宝生病了,妈妈们只能带着又哭又闹的宝宝上医院吃药打针吗?
当然不是,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治疗小儿疾病的手段非常丰富,其中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感冒疗效显著,为了心肝宝贝,妈妈们不妨修炼一手“二指神功”!

太阳穴

眉毛末端与眼睛末梢连线中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这就是太阳穴。
用两个大拇指推运,就可以缓解宝宝的痛苦,还可以治疗宝宝的惊风、头痛等症状。
经常给孩子按摩太阳穴,可以预防和尽快治愈感冒。

风池穴

后脖子上凹窝处的风池穴也是一处要穴,每天按压数十次,能驱除身体的寒气,有助于宝宝体质的强壮。

合谷

天气一变,宝宝最爱伤风感冒,而按摩合谷穴能有效预防小儿感冒。
合谷穴位于拇指和食指中间,每次按摩100次左右。

清肺经

宝宝的肺是身体最薄弱的地方。
妈妈可以从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顺着手太阴肺经的循行方向按摩。

推天河水

天河水对宝宝的所有热症都十分有效。
天河水在孩子前臂内侧正中线。
妈妈用食指、中指从孩子的手腕推向肘部,大约推100~500次,可治疗小儿发热、惊风、口舌生疮等。

使用抗生素准则

抗生素如此险恶,那么我们要将抗生素彻底扫地出门吗?
这也并不现实,理想的方法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妈妈们需要遵循以下准则:

一是首先确定是否是细菌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宝宝的高发疾病,而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此时用抗生素几乎没有效果。

有时情况是这样,妈妈把生病的宝宝送到医院,医生立刻就给开了抗生素,此时,妈妈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跟医生问清:宝宝的疾病是哪种原因引起的?
是否进行了化验?
化验结论是什么?

如果医生给孩子开出一大堆药物,妈妈也必须警惕,孩子不适合大量服药,妈妈要找医生问清楚:开这么多药品合理吗?

二是能口服就不注射,能注射就不输液。
一旦孩子生病,妈妈也不必过于着急,生病不可能立刻痊愈,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生病也并非一无是处,当孩子生病后,免疫功能也被调动起来,那么以后得病的概率就会下降。

Processed in 0.07573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