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重和谐

王亨飞 卿小宁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医作为一颗有效的治病疗疾的璀璨明珠,历经数千年而魅力四射,这充分说明了她的生命力是通过可靠的疗效作为坚强后盾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矗立于世界东方的民族医药巨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影响全球,必将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与天地相参

中医的魅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中医的精髓就体现在“和谐观”上。
这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
《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古代先贤以其独特的智慧发现了“人与自然相通应”的时空观,准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生理变化和疾病谱的异动。
近年来,生态环境被破坏,水源、大气遭污染,致使气候变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自然灾害频发,疾病谱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近几年泛发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非典”,不都是明显的例证吗?

另外,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非常重视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病人的“信息源”。
这些信息源出于患者个体的自然流露,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整体状况及机体与生存环境的相关信息。
正因为这些信息可以较真实地提供机体“健康曲线”的走向,所以是从整体上反映机体是否“和谐”的一面“反光镜”。

比如,生活环境比较寒冷、潮湿或恣食生冷寒凉易得痹证、湿证及痛证;生活环境燥热或过食辛辣煎炸烧烤之物则易上火,这是从大处着眼看中医的“和谐观”。

阴平阳秘即和谐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充分彰显了这一理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机体自身的“和谐观”。
《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就是机体内部的和谐。
机体出现病态就是人体内部“不和谐”造成的结果。

有些人平素在工作紧张、压力大、情绪不好、饮食不均衡、生活无规律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不良因子在体内“膨胀”,致使脏腑功能失调。
人体这个“压力锅”在无法承受过多的“气压”,或“减压”的能力不足时,肯定得“炸锅”。
比如情绪不好,气郁化火;或恣食煎炸烧烤之垃圾食品,抑或是过食寒凉以及肥甘厚腻之品,碍脾生湿、湿蕴化火。
火热内蒸如燎原之势,犹如火山喷发,引发痤疮、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变。
而痰湿内停便是导致机体功能发生异常的“泥石流”,这种病理产物更是高血压、高血脂的罪魁祸首。

机体出现“炸锅”、“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现象的根源不除,这个时候疾病自然就会发生。
中医把这个病理过程称之为阴阳失调或脏腑功能失常,也就是机体出现了“不和谐”的状态。

祛邪扶正疏导减压

如何应对这个不和谐的状态呢?
那就是“调”,把“不和谐”状态调整为“和谐”状态。
如何“调”呢?
不是将不良因子导致的病变脏器拿掉,而是疏导或减压。
当然,这里的病变主要指的是功能性的,那么,怎么疏导减压呢?
中医积累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技能和攻略,用天然药物组成的方剂,通过祛寒解表、渗湿泻热、活血化瘀、理气散结、化痰祛邪、益气养血、滋阴温阳、扶助正气等方法净化脏腑环境、协调脏腑关系。
或通过针灸、推拿、气功、饮食、精神疗法,疏通经络,调节机体平衡,祛邪扶正,亦可充分发挥这一作用。
这是从小处着眼解决现实存在的疾病状态,展现中医“和谐观”在治病过程中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总之,中医以其独特的“和谐观”在疾病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肿瘤疾病的防治中效果卓著,为大众健康做出了贡献。

Processed in 0.04888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