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枇杷叶,别名杷叶、芦桔叶、巴叶等。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枇杷的干燥叶。
其味苦,性微寒。
入肺、胃经。
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主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不止等病症。
正如《食疗本草》所谓:“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本草纲目》所谓:“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
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枇杷叶含有皂甙、苦杏仁甙、乌索酸、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化学成分。
其中的苦杏仁甙经人体吸收以后可分解成氰酸和苯甲醛,这两种物质还具有抗癌和止痛的作用。
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忌用,以免加重病情。
枇杷叶药用有生用和炙用之分,二者功用有所不同,临床使用应加以区分。
生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备用。
本品长于清胃降逆止呕,主治胃热呕吐、哕逆不止等病症。
常用量入煎剂3~9克。
蜜炙枇杷叶:取枇杷叶丝,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为止。
每100千克枇杷叶丝,用炼蜜20千克。
本品长于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等病症。
常用量入煎剂3~9克。
此外,枇杷根和枇杷核也可入药。
其中枇杷根味苦,性平。
能清肺止咳,镇痛下乳。
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等病症。
常用量为6~15克。
而枇杷核味苦,性寒。
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清肺止咳。
主治疝痛、淋巴结结核、咳嗽等病症。
常用量为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