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上)--历代名医(9)

邹润安

邹润安,江苏武进人。
著有《本经疏证》。
这是一部发掘《神农本草经》药物精蕴和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力作。
它融《内经》、《伤寒杂病论》诸书之精义于一炉,在阐述《神农本草经》药物及其功效方面,见解独特而又精辟,可谓颇具卓识。

刘奎

刘奎,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系名相刘墉之堂弟,清嘉庆年间名医。
他曾向名医郭右陶学习临床医术,同时精研《内经》、《难经》,对金元四大家的名著研考尤深。
能融古出新,在治疗瘟病方面独树一帜。
他充分运用和发展了医界“戾气说”治疫病的理论和实践,著成《瘟疫论类编》和《松峰说疫》。
刘奎的医学专著不仅为国内医学界学习运用,还流传到日本。
此外还有《景岳全书节文》、《四大家医粹》、《松峰医话》等著述。

尤怡

尤怡,字在泾,号拙吾,别号饮鹤山人,清长洲人,少时家贫而好学,曾在寺院卖字为生,是为清代内科名医马俶的得意门生。
尤怡天性沉静恬淡,工诗词,不求闻达。
为人治病,多见奇效。
好为诗与古文,稍暇即读书灌花,饲鹤观鱼,著书自娱。
所著医书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医学读书记》、《金匮翼》及《静香楼医案》等。

薛雪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
江苏吴县人。
薛雪精于湿热症。
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
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
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伤科方》、《薛一瓢疟论》等,亦传为薛氏著作。

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
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
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

Processed in 0.04904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