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三字诀

俞樾,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阴人,是清末著名的经学大师。
俞樾不仅精通古文,能诗词,善书法,对医学也有研究,曾撰有医著三卷,其中《内经辩言》、《废医论》曾一度深受医界关注,余卷《枕上三字诀》专言气功,虽流传未广,但融入了他本人的养生心得,故值得一提。

俞樾晚年涉足于气功养生。
《枕上三字诀》收载在《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中。
俞樾在其总叙中说:“余早谢荣利,于世味一无所好,似与养心之旨为近。
然年来从事铅椠,亦不能无耗心神……余尝有三字诀,虽不足言养生,然当长宵不寐,行此三字,自入黑甜。
是则延年祛病固未易言,以为安神闺房之一助庶乎可矣。
因名之曰:枕上三字诀。

俞樾在《春在堂尺牍》中对“枕上三字诀”作了通俗明了的解释:“弟杜撰有三字诀,曰:塑、锁、梳。
所谓塑者,力制此身,如泥塑然,勿使有毫发之动,此制外养中之要道也;所谓锁者,谨闭其口,如以锁锁之,勿使气从口出,则其从鼻出者亦微乎其微,有绵绵若存之妙矣;所谓梳者,存想此气自上而下,若以梳梳发然,不通者使之通,不顺者使之顺,徐而至于丹田,又徐而至于涌泉穴,则自然水火济而心肾交矣。
此三字,至粗至浅,然当寒夜漏长,辗转反侧,不能成寐,行此三字,顷之间,自入黑甜。
若无论日夜,得暇辄行之,其功效当不止此。

文中的“塑”,是古今静坐功普遍采用的姿式,如隋代智顗的《童蒙止观》中就强调:“端身正坐,犹如尊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动摇。
”宋苏东坡在《养生论》中也说:“不拘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
”但枕上三字诀更强调“塑、锁、梳”三者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俞樾所说,塑、锁“皆是制外之法”,而梳“则由外而内矣”。
又说“制其外可养其内”。
可见,“梳”是目的,也是治病养生的奥秘所在。
而“锁”则是基础,是锻炼意志,培养元气的阶段,即炼精化气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能量的过程,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梳”可言。
“锁”的前提又是“塑”,“塑”有静、稳之态,能促使人大脑元神虚静,妄念消除。
只有稳静如泥塑,把一切杂念抛下,全身肌肉松弛,以致“神气相抱”,方能实现“锁”的境界,同时又能对疏通经脉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样,“锁”也能决定“塑”的安稳、持久,促进“塑”,进而使肌肉更加放松,达到忘我的入定状态。
“三字诀”可说是习静坐功的三要素。

俞樾对“三字诀”体会深刻,至晚年仍气体俱佳,享年八十有六。

Processed in 0.16919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