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皮:
1、酒食后饱满。
用青橘皮一斤,分作四分:四两用盐汤泡,四两用百沸汤泡,四两用醋泡,四两用酒泡。
三日后取出,去白切丝,以盐一两炒至微焦,研为末。
每服二钱,用茶末四分,水煎温服。
此方名“快膈汤”。
2、理脾快气。
用青橘皮一斤,晒干,焙过,研为末,加甘草末一两、檀香末半两,和匀收存。
每用一、二钱,放一点盐,开水送服。
3、健胃解酒。
用青皮一斤,泡去甘味,去瓤炼净,加盐五两、炙甘草六两、舶茴香四两、甜水一斗,共煮,不断搅拌,水尽后,以慢火把药焙干,去掉甘草、茴香,只取青皮收存,每于饭后嚼服数片,有益脾胃。
4、疟疾疾寒热。
用青皮一两烧存性,研为末,发病前以温酒送服一钱,临发时再服一次。
5、乳癌。
用青皮四钱,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徐徐服下。
一天服一次,或用酒送服亦可。
6、耳出汁。
用青皮烧过。
研为末,包棉中,塞耳内。
7、唇燥生疮。
用青皮烧过,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黄橘皮:
1、湿痰停滞,咳嗽唾稠粘。
用武汉橘皮半斤,放砂锅内,下盐五钱,化小淹过煮干;另用粉甘草二两,去皮蜜炙,二味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开水送下。
此方名“润下丸”。
2、脾气胀满。
用橘皮四两、白术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此方名“宽中丸”。
3、伤寒及一切杂病,干呕,手足逆冷。
用橘皮四两、生姜一两,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饮服。
此方名“橘皮汤。
”
4、霍乱吐泻。
用广陈皮五钱,、真藿五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时时温服。
又方:用陈皮末二钱,开水送服。
不省人事者可灌服,同时烧砖渍醋,乘热包布中放在心下熨按好复苏。
5、反胃吐食。
用橘皮研为末,每服二钱。
以生姜三片,枣肉一枚,加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
6、痰膈气胀。
用陈皮三钱,水煎热服。
7、突然失声。
用橘皮半两,水煎徐饮。
8、经年气嗽。
用橘皮、神曲生姜,等分为末,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饭后,临星时各服一次。
有人因久嗽服此方,结果不但这个病治好了,连原患的膀胱气也治好了。
9、化食消痰。
有橘皮半两微熬,研为末,水煎代茶,细细饮服。
10、大砀秘塞。
用陈皮连白,酒煮过,焙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11、风痰麻木。
用橘红一斤,水五碗,煮烂去渣打,再煮至一碗,一次服下。
取吐为愈,不吐,可加瓜蒂末。
12、疟疾疾。
用橘皮在生姜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再焙干研末。
每服三钱,以陈枣十个,加水一碗,煎成半碗,于发病前送下,同时吃枣。
13、产后尿闭。
用陈皮一两,去白,研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一服即通。
14、乳痈。
用陈橘皮,泡开水中,去白,晒干,加面炒至微黄,研为末,每服二钱,以麝香调酒送下。
初发者一服见效。
名“橘香散。
”
15、耳出汁。
用陈皮烧过,研为末,取一钱,加麝香少许,每日掺敷。
此方名“立效散”。
16、趾甲嵌肉,步履困难。
用浓煎陈皮汤浸泡患处,甲肉自离,轻手将甲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
——《千金翼方》
治痰,姜汁炒。
下气,童便炒。
理下焦,盐水炒。
虚人气滞,生甘草、乌梅汁煮炒。
汗家,血家,痘疹灌浆时,俱禁用。
——《冷庐医话》
橘子皮,味苦、辛,性温。
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治疝气等症。
——《医学集成》
苦辛温,无毒。
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
阴虚干咳,蜜水制用。
妇人乳房壅癖,醋拌炒用。
——《卫生易简方》
脾肺肠胃之气药,旧有国老之称,谓其于补于表于疏剂中皆能相助成功。
同杏仁能治老人便闭。
去白入肺达表。
橘白和中止胃痛。
《清异录》名橘皮为贵老,取陈而紫色者佳。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味苦辛.入足阳明太阴经.功专利气止呕.得白术补脾.得甘草补肺.得杏仁治大肠气闭.亦治香港脚冲心.得桃仁治大肠血闭.得生姜治呕哕厥冷.得神曲、生姜治经年气嗽.得麝香治妇人乳痈.得半夏治湿痰.童便浸治痰咳.姜汁炒治痰积寒痰.盐水炒入下焦.蜜炙入中焦.
——《六因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