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部有干、痒、隐痛、异物感为主症的疾病,亦是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
慢性咽炎的病因有些是局部因素导致的,比如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鼻或扁桃体炎症、口腔或牙病、烟酒、辛辣、粉尘、化学气体刺激等都可能导致慢性咽炎。
还有一些全身因素,比如各种慢性病及职业因素。
在中医学看来,本病属于“嗌干”、“咽燥”、“梅核气”等证范畴。
指咽部干燥,失其润泽的证候,病机多为津液布散失常,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
因咽上与口鼻,下与肺胃相通连,故与肺、胃等脏腑有关。
治疗当以养阴润燥为大法。
辨证分以下3型治疗:
阴虚火旺型 症见咽干急痛,有异物感,发痒干咳,痰黏量少,午后烦热,。
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
应选养阴清肺汤化裁,药用元参、麦冬、生地、青果、山豆根、射干、牛蒡子、桔梗、贝母、薄荷等。
痰阻血瘀型 症见咽干涩痛,痰质黏稠,咯痰不爽,喜咳恶心,甚则肿甚,滤泡增生,声音嘶哑,潮热腰酸。
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滑数。
方选桑杏知柏汤,药用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知母、黄柏、板蓝根、丹参、赤芍、马勃等。
阴虚津枯型 由于肺胃阴虚,日久化火,津液枯竭,不能上乘,咽喉失养而致。
症见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后痛缓,有异物感,夜间多梦,耳鸣目眩。
舌质红苔干少津,脉象细数。
方选生脉饮加味,药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地、百部、百合、黄芩、山栀、白茅根、竹茹等。
亦可选用名医巫君玉的野蔷薇根汤;朱良春的慢性咽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