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常用药对3则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黄芪配人参

人参味甘,性平。
入脾、肺经。
可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常用于急救,如独参汤治气虚欲脱。
大失血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人参可益气固脱,急煎服后脱症消失,血压恢复,可为抢救营得时间。
因可补肺益脾,也用于肺气虚及脾虚。
热病后之气阴两虚及消渴患者用之,可益气生津止渴。
气血两虚,心神不安患者用之,可益心气,安心神。
人参补气兼能养阴,其性守而不走;黄芪补气兼能扶阳,走而不守。
二药为伍,一动一静,阴阳兼顾,通补无泻,补气之力大增。
脾虚用之鼓舞中气;肺虚用之补气固表。
人参常用量3~15克,另煎。
急救用人参一味急煎,称独参汤,每次用9~30克。

黄芪配防风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风疹瘙痒等病症。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
黄芪甘温补气固表扶正,防风辛散祛风解表驱邪。
二药伍用,防风辛散温通,可载黄芪补气之功达于周身,黄芪得防风疏散之力而不敛邪,防风得黄芪之固表而不散泄。
二药合用,散中寓补,补中兼疏,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主治表虚自汗,四肢酸楚等症;虚人易患的感冒诸症。
防风常用量3~9克。

黄芪配当归

黄芪配当归,名曰当归补血汤,由黄芪与当归以5比1的比例构成,功能补气生血。
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一是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
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等。

Processed in 0.049203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