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 中药诗赏析

吴兴龙胆草斑斓,性味当来最苦艰。

叶似龙葵无异样,根同牛膝一般颜。

湿瘀防己堪同使,火郁柴胡可共攀。

晓起若教空腹饵,便溲不禁水潺湲。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龙胆草味苦涩寒,无毒。
生齐朐山谷及兖州,今出近道,以吴兴者为胜。
四月生叶如嫩蒜,细茎如小竹枝。
七月开花如牵牛,青碧色。
冬后结子苗枯。
叶类龙葵略尖,根同牛膝甚苦,故因名龙胆草也。
禀天地纯阴之气以生,故其味大苦涩,其性大寒而无毒,足厥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药。
退肝经邪热,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疗咽喉痛。
肝胆气分药,涤火邪除湿热之佳品。
下行之功,与防己同,酒浸则能上行外行。
柴胡为主,龙胆为使,为治目疾必用之药。
得柴胡,治目疾;配防风,治小儿盗汗。
佐大麦芽,治谷疸;和鸡子清,治伤寒发狂。
拌猪胆汁,治病后盗汗。
甘草水浸一宿,曝干用。
生用下行;酒炒上行;蜜炒中行。
猪胆汁拌炒,降火愈速。
凡病脾胃两虚,因而作泄者忌之。
病虚而有热者勿用。
亦勿空腹服,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Processed in 0.04817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