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头痛治风邪,白芷辛香可辟蛇。
驱尽瘙来肤不痒,拨开泪出胀无遮。
散调内托方真妙,丸至都梁路亦赊。
虽是菲芳能上达,须知耗血用休奢。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白芷味辛温无毒,入肺胃大肠三经。
得地之金气,兼感天之阳气,故味辛气温,无毒。
其气香烈,亦芳草也。
入手足阳明、足太阴。
走气分,亦走血分。
升多于降,阳也。
东垣云: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
去头面皮肤之风,除肌肉燥痒之痹,止阳明头痛之邪,为肺部引经之剂。
主排脓托疮,生肌长肉,通经利窍,止漏除崩,明目散风,驱寒燥湿。
凡鼻渊目泪,头疼颊热,眉棱骨痛,牙痛疮瘘,项生块磊,崩带肠风,败脓腥秽,因风湿致疾者,皆可施治。
解砒石、蛇虫毒。
与辛夷细辛同用,则治鼻病。
与蒲公英同用,则能排脓。
与内托散同用,则去腐烂而长肌肉。
与续命汤同用,则治口眼而去歪斜。
外散乳痈背疽,内托肠风痔瘘。
诚诸疮疡痘疹必要之药也。
按王璆《百一选方》云:王定国病风头痛,至都梁求名医杨介治之,连进三丸,即时病失。
恳求其方,则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
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
遂命名都梁丸。
性升散,气芬芳,血热有虚火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