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美生平事迹考(上)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赵开美,明代著名藏书家。
后世学者对他保藏流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
最为学者赞誉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杂剧》和翻刻《宋版伤寒论》。
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以北宋元佑三年《伤寒论》小字原刻本为底本,聘请优秀刻字工人赵应期翻刻,逼近原版,称为“宋本《伤寒论》”,但所据底本旋即亡佚。

赵开美生平事迹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献专家高度关注,现仅就读书所得,将有关赵开美生平事迹公诸同好。
赵开美,又名琦美,字玄度,一字如白,号清常道人,江苏常熟人,万历中以父荫授刑部郎中,官太仆丞。
父亲用贤,字汝师,号定宇,隆庆进士,万历中官吏部左侍郎,卒谥文毅,撰有《赵定宇书目》。
开美继承父业,藏书愈富,详情见其所撰《脉望馆书目》。

钱谦益,号牧斋,与开美同里,曾为赵开美撰写墓表,此墓表对了解开美大有裨益。
钱谦益撰写的《刑部郎中赵君墓表》,从中可见其生平事迹,现摘录如下:“君讳琦美,字玄度,故广参议、讳承谦之孙;赠礼部尚书、谥文毅、讳用贤之子。
君之歴官,以父任也。
天性颖发,博闻强记,落笔数千言。
居恒厌薄世之儒者,以谓自宋以来,九经之学不讲,四库之书失次,学者皆以治章句、取富贵为能事,而不知其日趋于卑陋。
欲网罗古今载籍,甲乙铨次,以待后之学者。
损衣削食,假借缮写,三馆之秘本,兔园之残册,刓编齾翰,断碑残壁,梯航访求,朱黄雠校,移日分夜,穷老尽气,好之之笃挚,与读之之专勤,盖近古所未有也。
而君之于书,又不徒读诵之而已,皆思落其实,而取其材,以见其用于当世。
诸凡天官、兵法、谶纬、算历、以至水利之书,火攻之谱,神仙药物之事,丛杂荟蕞,见者头目眩晕,君独能谙记而悉数之。
君生为贵公子,而布衣恶食,无绮纨膏粱之色。
少年才气横骛,落落不可羁勒。
而遇旅人羁客,煦妪有恩礼,精强有心计,时致千金,缘手散去,尽损先人之田产,不以屑意也。
尤深信佛氏法,所至以贝叶经自随,正襟危坐而卒,享年六十有二,归葬于武康之茔。

《脉望馆书目》收于抄本《涵芬楼秘籍》第六集。
清末孙毓修曾撰《脉望馆书目跋》,其中有赵开美的一些记载。

《脉望馆书目》不分卷,“按琦美字玄度,号清常道人,文毅公用贤冢子,以荫官刑部郎中,志欲网罗古今载籍,甲乙诠次,以待后之贤者。
损衣削食,假借缮写,梯航访求,朱黄雠校,移日分夜,钱牧斋称为近古所未有。
殁后,其书尽归绛云楼,乃至武康山中白昼鬼哭。
钱遵王叹其嗜书之精爽若是者也。
此目即记其家藏书并及书画碑帖古玩,分厨标类,条理秩如。
所储异本,实已不少。

《不全旧宋元本》另列一类,实开近世著录宋元本之先例。
有注“大官人”、“二官人”者,“大官人”即清常,“二官人”谓际美,字文度,由刑部郎中出知叙州府,清常同怀弟也。
观此则是目当出于赵氏门仆之手旧藏钞本,《传是楼书目》亦有“太老爷”之称。
毛子晋家僮尽能钞书。
此本有“平江贝氏手校”、“平江贝墉珍藏秘书印”诸记,审其字迹,尚是千墨庵主人手写本也。
戊午八月无锡孙毓修跋。

其中所言“赵琦美”,是赵开美晚年又用之名。
日本森立之在《伤寒论考注》卷二《辨脉》最末一句“明赵开美校刻”句下有如下小注:“《知不足斋丛书》中所收《故宫遗录》一卷,庐陵虎溪萧洵编撰。
其跋云:‘万历四十四年仲冬二十二日呵冻书。
是日大风,二十日四鼓,大内又火延禧殿。
并记。
清常道人赵琦美。
’按,赵琦美即赵开美,开美作《伤寒论序》在己亥二十七年,与四十四年丙辰其间相去十八年,则盖是前云开美,后改云琦美可知也。

1599年《仲景全书》刻成,年三十六,时名开美。
1616年撰《故宫遗录·跋》,时年五十四岁。
六十二岁卒。
盖称琦美,已晚年矣。

Processed in 0.04963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