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兼虚热 案例二

【病人基本资料】

邑城东刘氏女,年十五岁,于季春患温病久不愈。

【病因】

因天气渐热,犹勤纺织,劳力之余出外乘凉,有汗被风遂成温病。

【证候】

初得周身发热,原宜辛凉解肌,医者竟用热药发之,汗未出而热益甚,心中亦热而且渴。
此时若用大剂白虎加人参汤清之,病亦可愈,而又小心不敢用。
惟些些投以凉润小剂,迁延二十余日,外感之热似渐退。
然午前稍轻而午后则仍然灼热,且多日不能饮食,形体异常清瘦。
左脉弦细无根,右部关脉稍实,一息六至。
舌苔薄而微黄,毫无津液。
大便四五日一行,颇干燥。

【诊断】

此因病久耗阴,阴虚生热,又兼外感之热留滞于阳明之府未尽消也。
当以清外感之热为主,而以滋补真阴之药辅之。

【处方】

生石膏野党参生怀地黄生怀山药生杭芍滑石甘草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下。

【复诊】

将药煎服两剂后,外感之热已退,右关脉已平和,惟过午犹微发热,此其阴分犹虚也。
当再滋补其阴分。

【处方】

玄参生怀山药甘枸杞生杭芍滑石熟地黄生鸡内金甘草共煎一大盅,分两次温服。

【效果】

日服药一剂,连服三日,灼热全愈。

【说明】

按此方于大队滋阴药中犹少加滑石者,恐外感之热邪未尽,引之自小便出也。
愚凡治外感之热兼有虚热者,恒生山药与滑石并用,泻热补虚一举两得。
至上有外感燥热而下焦复滑泻者,用之以清热止泻,尤屡次奏效。
二药相伍,原有化合之妙用,若再加芍药、甘草,即拙拟之滋阴清燥汤,可参观也。

Processed in 0.281754 Second , 26 querys.